寻找一只黑羊

作者:匿名    来源:51金融圈    发布:2015-09-10 17:45:21    浏览:1190

51金融圈

似乎很多足够大的紧密联系的群体里,都有一个似乎没有大错却被迫害的人,你可以称之为黑羊。当然吃饱穿暖的情况下,大家都是文明人,这种迫害更多的局限于心理层面。这甚至是个轮换的游戏,在由不成熟的儿童组成的班级里最明显,“每个班级都有一个被孤立的人。”他们属于孤立无援的少数,往往有着这样那样若有若无的缺点。但是这个人总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常常反转。因为显而易见的攻击性行为,最激进的迫害者也极易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一个随机调查显示,100名学生中有66名学生自认曾经或正在遭受不同形式的“孤立”。职场里也不乏这样的迫害游戏,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心理学家称之为“戏剧三角”。

戏剧三角游戏。

这场令人不快的心理游戏中有三个角色登场:迫害者、受害者、援救者。顾名思义,迫害者攻击、指责,受害者接受攻击和指责,援助者帮助被害者。当迫害者过于激进、受害者过于顺从、拯救者过于热心的时候,心里游戏便开始了,这些行为便成为游戏的内容。在很多情况下,心理游戏是随著三个人的角色的变换往下进展的。迫害者可能变成拯救者,而被害者可能变成迫害者,拯救者也可能变成迫害者或受害者,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轮回。

“戏剧三角”中最常见的游戏包括:

1、迫害者对受害者
责备型:“你为什么不……?”“如果不是为了你……”“都是你害了我”等等。
被动攻击型:表面上什么都不说,但他表现出的委屈、忍让、顺从、讨好等,在外人看来他就是受害者,只有当事人知道他才是迫害者。

2、受害者对迫害者
“看你对我做了什么?”(和对方生气时,自己故意不按时吃饭或者不吃饭;故意让自己着凉等等。)

3、受害者对拯救者
“是,但是……”“我不能……”“我没有办法……”“可怜可怜我!”

4、拯救者对受害者
“我只是试着帮你呀!”

迫害者顺人利己,拯救者居高临下,受害者逆来顺受。戏剧三角形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漠视,迫害者和拯救者都是漠视别人,迫害者漠视别人的价值和尊严,甚至漠视别人健康生存的权利;拯救者漠视别人为自己思考、行动的能力。受害者漠视的是自己,如果他寻找的是迫害者,他会视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如果他寻找的是拯救者,他会依赖别人,不去思考、行动、做决定。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人们最害怕的事就是成为受害者,但是总要有一个牺牲品。此时被狮子追逐的食草动物的经典行为就出现了,我只需要跑得比最后一个快就行了,受害者出现,大家就放松下来。在最表层的对迫害者的憎恶畏惧,对受害者的怜悯同情之后。就是最常见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方面这是自然选择的一部分,弱者或者最倒霉的那一个被淘汰;另一方面是复杂的社会心理。归根到底,我们要为正在发生的事寻找合理性,并且保持团结。

但是只要游戏的当事人中有一个人不再起作用,从角色中脱离出来,这场游戏便可中止。此时最易中止这场游戏的便是迫害者,但我们通常最寄希望于受害者。迫害者太可怕,如果受害者变强变好就能终止这一切,而且他是最好责备的众矢之的。

职场如戏,全靠演技。

我们往往都有一个主导的角色位置,通常是受害者或拯救者,而很少是压迫者,因为我们从很小就学习令父母满意,服从权威,为他人提供帮助。一般成为压迫者的人都是那些总是感觉被攻击、被侵犯、被挑衅的人,他们通过压迫别人来自我保护。

职场的规则就是利益的博弈,职场中的所有关系背后,其实就是按照价值链穿插的利益关系。人们在团队中的角色,所谓压迫者、拯救者、受害者,与每个人的性格有关,是个性对环境的一种顺应和匹配。正如自然界有生物链,职场上也有价值链。

51金融圈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