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大部分城市里朝九晚六、两点一线的上班族来说,工作日的生活有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三分之一在床上、三分一之一在办公室、十分之一在路上、十分之一在饭桌上、余下的约十分之一在时间的罅隙里匆匆忙忙地奔跑,像一局删减版大富翁游戏,也像鱼缸里的鱼,有种离开水就活不了的错觉。以中国人安土重迁,呆在自己买得房子里、开自己买得车、谋求干一辈子的工作的执着,没有人考虑把办公室买下来实在是件很奇怪的事,毕竟按照时间来算的话,我们生命中除卧室以外使用率最高的场景就是这里了。
办公室流行趋势
过去的办公室是靠纸张、打字机、电话等构成数据产生、储存及业务沟通的场所。现在则是由计算机、网络、无线通讯等所建构而成的数字时代的可移动办公场所。跨国公司运用远距视讯会议进行业务,企业利用无纸化办公来提升效率节省成本,工作者运用信息工具克服时间地点的限制。单纯从技术手段上来说,我们已经能够实现在任何时间把任意地点当做我们的办公室了。未来的办公室也许不再是刻板的合成板材办工桌和清一色的格子间。美国一项调查预计,到2020年,员工们可以通过不同设备远程连接公司网络办公,这样,一张办公桌可以由多人共用,办公场所面积也将缩小17%。
据设计师的说法,未来的办公空间将会拥有“沟通性、协作性和整合性”。“现在讨论未来办公空间的时候,我们不再幻想那些不可思议的建筑,而是要将办公空间设计成符合员工需要,并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场所。”办公室的设计并不仅仅是给外人看的,它同样能够对员工起到重要的作用,不断暗示他们公司的定位和经营理念。
移动解决方案供应商西特里克斯系统公司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大约每10名员工共用7张办公桌,每名员工平均用6种移动设备与公司网络相连。届时,29%的员工不用在传统办公室里工作,人们可以在家里或是项目现场办公,也可以借用酒店、机场、咖啡店等处的网络移动办公。不用我说,少掉30%的办公桌显而易见地可以节省成本。
在英国和美国,一些上班族变得更“懒”,干脆在床上办公。人们还发明了“枕头电邮”一词来形容床上办公。蒂姆·霍华德现年37岁。他在接受调查时说:“我睡觉前和早上醒来后都要收发电邮。我尽量不为此耗费太多时间,但当你要跟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时,在床上办公在所难免。”
办公室设计猜想
英国建筑师Francis Duffy提出了一个办公室规划的新观点,以后办公室会根据工作模式设计成不同的样子。
1、蜂巢型(Hive)
典型的开放空间,自律度及互动度最小,工作型态属例行性、重复性高,个人性极低,朝九晚五或廿四小时轮班的工作。办公空间采开放式设计,简单的屏风工作站呈规律的田字型、一字排开,同事间互动较少且自主性较低,属传统的办公室规划。典型的组织包括银行、财务及行政人员,资料输入员,客服中心等。
2、密室型(Cell)
为个人化的独立工作空间,其自律度高、互动度低,工作型态属个人、专注及较少互动性的工作,且工作时间及地点较不规律。此种办公室有独立的房间,或是在开放空间中有较高的屏风工作站且使用机能齐全,使个人工作上可不受干扰。此类型工作者有会计师、律师、管理阶层,顾问师,计算机工程师等。
3、小组型(Den)
适合团队小组式的工作性质,其自律度低,但互动性高。办公空间通常为开放空间或是独立的群组房间,每个人有固定的工作桌及计算机,而打印及专业设备则共享,其间会规划有共享的洽谈桌或会议桌等讨论空间。此类型工作者有设计小组、研发团队、多媒体部门、保险业务人员及各种项目小组。
4、俱乐部型(Club)
同时兼具个人和团队合作的工作型态,适用高自律性及高互动性的知识工作者。当个人研究到一定进度后,需经小组再讨论,且工作时间长,地点也不限。因此办公空间需具机动性,可依不同的任务编组做调整,采用分享(share)的规划观念,个人座位并不固定,但要注意其私密性,使个人工作时不受干扰,且有会谈区可容纳少数或多数人共同讨论。此类会谈区不限定会议室等固定式的区域,甚至可以在吧台区,用餐区或舒服的沙发上进行讨论。适用此类型的公司,有广告、媒体、公关公司、网络公司的创意部门,管理顾问公司,信息科技公司的市场销售部门等。
看起来办公室会变得更开放、更先进、更交互性、更有创意、更符合年轻人的价值观。唯一的问题是,不同于高大上的办公设施和烧脑的装潢设计,公司真的想要办公室里的人变成这样吗,变得更加新潮,而不仅仅是看起来很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