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要任命CFO?近年屡传上市,早年打广告挣钱都小心翼翼

作者:市界 温丽虹    来源:腾讯    发布:2018-12-13 09:23:57    浏览:1738

51金融圈

双“十二”这天,有媒体爆料称,知乎迎来新任CFO,报道结合此前的裁员传闻,认为知乎可能正为上市做准备。但知乎回应市界时称,“CFO 这件事有人员任命我们会第一时间告知,请以官方信息为准。而上市也没有时间表。”

前一天,知乎正式加入网传大裁员的公司名单之列,又被迅速“辟谣”。

当天,有爆料称,知乎即将裁员300人。事发突然,有被裁离职的原知乎员工告诉市界,自己对裁员一点防备都没有,前一天谈好,第二天便办好离职手续走人,得知的裁员原因是:缩减预算,结构调整。亦有多名自称被裁的知乎员工,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爆料离职消息,最夸张的一条,发布者形容离职过程称:“上午还在改bug,下午就接到了消息”。

消息迅速被辟谣。当天,知乎官方回应称大规模裁员是谣传,每年年底公司都会进行员工绩效评估,予以相应的人员调整和结构优化。

近年屡传上市

知乎要上市了?这是一个自知乎创立第一年便不时被提起的问题。

2011年上线后,知乎注册实行邀请制,且需要审核。当时李开复、薛蛮子、徐小平、雷军等人士均是知乎的活跃用户,这批种子用户奠定了知乎小众知识经验分享的格调。这一阶段,知乎仅进行了两轮融资,且融资额较小,天使轮融资发生于2011年融资金额100万元人民币,A轮发生于2012年,融资数额百万美元,与其日后数轮融资的数额相去甚远。

当时,处于封闭运营阶段的知乎,已有关于疑似融资上市的讨论。2011年12月,DoNews报道了知乎进行A轮融资的消息,当时,有用户在知乎发帖,询问其他用户关于知乎融资上市的看法,他问:“如果真要上市了,知乎从哪里来营利呢?”

当时,知乎用户并未在这一问题上进行热情讨论,这则帖子下仅有一则发布于2011年12月31日的回答,亦对讨论知乎未来可能的盈利模式兴致不大,仅称:“有用户才可能盈利,知乎的价值在于可能性而非盈利。”

2013年,知乎结束维持了两年多的封闭运营,开放用户注册,一下涌进大量用户,其用户量一度在半年内增长10倍。第二年,用户体量扩大后的知乎,拿到了2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此后,知乎每轮融资金额水涨船高,自C轮融资的5500万美元一路上涨,到2018年7月,知乎完成了价值2.7亿美元的E轮融资,投资方名单也从最初简单的创新工场、启明创投,加入了腾讯、搜狗、华兴资本等更多知名资方。关于知乎何时上市的问题也屡被提起,而在2016年前,有许多讨论认为,在知乎上市前,应该想清楚盈利模式。

一个知乎创始人周源亦认同的观点是,健康的营收才是一家商业公司持久增长的保障。实际上,知乎开放注册第二年便开始了商业化试水。

小心翼翼商业化试水

周源曾在提及知乎的商业化实践边界时,提到一个叫“知乎三问”的概念,即如何保障良性讨论氛围?如何兼顾内容的质和量?优秀创作者能否获得收益?这是知乎用户一直以来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周源看来,知乎商业化的实践边界,其实是由“知乎三问”划定的,它决定了知乎的商业化尝试不能做破坏良性讨论、内容质量和社区信任的事。

或许由于用户情感的羁绊,知乎商业化试水行动之初表现极其谨慎的态度。

2014年3月,知乎日报上线“这里是广告”栏目,这是知乎社区在转邀请注册制为开放注册制后的首次商业化尝试,这个栏目里刊出的所有文章,都明确地告诉读者“这是个广告”。不仅如此,知乎还希望自己的广告兼具可读性。

知乎上一则题为《如何评价知乎日报栏目?》的帖子下,一名自称《这里是广告》撰稿者的知乎合作方工作人员回答了与知乎运营、商务团队合作打造该栏目的感受,他认可知乎团队的节操和下线,透露知乎运营团队和和商务团队讨论这款产品时,都希望这一栏目兼具商业性和可读性。

不过,也有用户担忧知乎此举吃力不讨好,费尽心力软文硬推,将广告主藏于文中会影响推广效果,失去广告主信任。

在2016年,中国迎来一次知识付费的浪潮后,知乎开发出知乎市场、知乎live等知识付费产品,终于找到了更为可靠的商业逻辑。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