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国内37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了2020年的第三季度财报。
虽然国内经济在疫情后持续复苏,但银行的经营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在公布财报的37家银行中,有21家银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营收排名靠前的16家银行,同比利润全部有所下滑,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均在10%以上;净利润同比增长的16家银行中,增幅均在个位数以内,厦门银行增幅最大,为7.68%。
随着2020年秋招的进行,许多同学也参加了各大银行的招聘,顺利的已经通过了笔面试,甚至拿到了满意的offer。
不过,在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金融行业被一再看衰。
攥着一份薪资还不错、工作也足够体面的银行offer,不少毕业生也陷入了纠结之中:银行还值不值得去?我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1
光环不再
银行业这座围城,你还要破城而入吗
一般来说,大部分毕业生进入银行后的发展轨迹都是:先柜员后客户经理,技术人员什么的除外。
遍览知乎、微博、微信、论坛……各种大神亲身经历,柜员和客户经理的关键词大抵逃不出以下几个:压力、挫折、自尊心、累……
柜员的压力往往来自铺天盖地的业绩指标,挫折感和自尊心受挫多半出现在遇到“不讲理”的客户,累体现在上班早下班晚节假日无休的每一天。
一路升级打怪好不容易熬到了客户经理,压力仍然是生活不变的主旋律,陪客户喝酒应酬则成为锻炼个人社交能力的新手段。
绝大部分在银行待过的前辈都在用自己的血泪史告诫后人:不要进来!
可是,实话实说,银行柜员所受的委屈难道不是所有行业共同的痛点吗?岂止银行柜员,咨询、互联网、快消行业,就算是政府服务大厅的公务员、医院看诊的专家医生……业绩的压力和工作的不顺心时时都存在着。
面对这样的境遇,一味抱怨是没有用的。完善的制度保证、更加有效的沟通手段、及时调整的工作理念才是解决之道。
而客户经理的苦恼大抵是所有跟销售、公关有关职业的通病,多应酬的特点恐怕一时难以扭转。所以,这就需要你在选择这份职业之前对自己更加了解。
如果你已经做好成为一名社交达人、在酒桌饭桌上大放异彩的准备,还前路简直一片光明;如果你觉得强颜欢笑痛苦非常,换条更加适合自己的路可能更有发展前途,否则即使真的得到offer你也不会过得开心,工作的成就感也会大打折扣。
以上仅仅是围城里的情绪化表达,事实上,几乎所有城里人都有这样的苦恼,无论身处哪座围城之中。
2
真正重要的是,围城本身
就银行业来说,围城本身显然正在走下坡路。
且不说银行同比利润持续下跌,各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也普遍上升。银行们习惯了的“规模即效益”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
同时,不少银行还传出降薪、裁员的消息。因为引进了AI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对于基层员工人数的需求也没有以前多了。许多金融从业人员也发现,自己的工作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被AI替代。
曾有前辈这样形容就职银行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在银行工作最大的弊端莫过于成长性太低。”
“同样是应届毕业生,你去事务所干几年,财务也算是精通了吧;去私企干几年,也算对一个行业有了较深的认识;哪怕去政府,也算学习了如何为人处世,懂得如何社交。而在银行,三年柜员,你能学到什么?微笑服务?打字速度?学会不抱怨?你走出银行,你的三年银行柜台经验,在别人看来就不过是白纸一张。”
不过,尽管风光不再,但这并不代表去银行不挣钱:从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到,国有五大行在前三季度就实现了总计超过8400亿元的净利润,仍然可以令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望尘莫及。
在这样的业绩下,银行仍然能到毕业生不错的薪酬,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为什么,银行的offer对毕业生来说,一直是比较诱人的选择。
总的来说,银行业之于毕业生,很像是一座年久失修的航空母舰,辉煌不再,根基深厚。
同其他所有行业一样,银行业也有好与不好的地方。毕业生如何选,一定要参考自己的条件与意愿。这个世界,哪里没有围城?
每年这个时间,都有数十万商科生想进入金融、咨询、互联网等体面多金的行业,有的同学在秋招中披荆斩棘,狂拿多个offer,有的则在简历筛选、笔面试中不幸折戟。
无论你现在是什么状态,想要一份更好的offer,可以在51金融圈找到合适的职位投递简历,51金融圈汇集银行、证券、基金业大量现招职位,机不可失,快快投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