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一哥张坤新目标:爱上“打酱油”,弃白酒?

作者:匿名    来源:未知    发布:2021-04-09 14:37:36    浏览:2783

51金融圈

编辑 搜图

4月6日晚间,中炬高新披露的《关于回购事项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显示,在社保基金、QFII以及其他公募基金经理疯狂卖出的背景下,张坤管的三只基金相比去年年末增持5350万股,占总市值的9%以上。按今年以来平均价估算,增仓中炬高新金额约为30亿元,张坤也成为持仓中炬高新的第一大公募基金经理。

按昨日收盘价54.30元/股,持仓市值已超40亿元。

编辑 搜图

张坤爱上“酱油”

中炬高新公司旗下的厨邦、美味鲜等品牌早已家喻户晓。或许因为在资本市场辨识度不高,曾有投资者就此在互动平台上向公司发问,为何不改名厨邦味业?公司回应称不改名,是因为二股东火炬开发区不答应。

被隐匿在公司名字之后的价值,早就被张坤看中。

在公司2014年中报里,易方达中小盘就已经出现在公司持股名单中。

2015年6月,易方达中小盘将中炬高新作为第一大重仓股。

其后,易方达开始减持,至2016年下半年,再未见到中炬高新出现在易方达中小盘持仓组合之中。

2020年,靠畅饮白酒一战成名的张坤,再次盯上中炬高新,且在去年三季度末,易方达中小盘以持股1400万股出现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单里。

今年第一季度,除了原有持股的易方达中小盘、易方达蓝筹再次增持,易方达优质企业也进入中炬高新。截至4月1日,易方达中小盘、易方达蓝筹精选以及易方达优质企业持股数量分别为3400万股、3100万股和900万股,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分列为第4、第5和第7位。

相对于坤哥成为了持仓中炬高新的第一大公募基金经理,社保基金、QFII以及其他公募基金经理对其明显看空。

调味品领域成为张坤的新宠,白酒正成为他的弃子。

在水井坊日前披露的公告显示,截至3月29日,易方达中小盘持仓300万股,相比去年四季度末持仓1400万股,已减持近8成。

两大明星基金经理的不同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张坤所重仓的中炬高新,当前市值较小,相当于刘彦春重仓的调味品行业老大海天味业的零头。明星基金经理刘彦春是持仓海天味业最多的公募基金经理,持股市值约21亿。

这也意味着,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在调味品行业的竞争,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位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

中炬高新主营业务为调味品,其主打产品为厨邦酱油,而在酱油行业,A股上市公司海天味业占有较多的市场优势,一般而言,中炬高新被视为调味品行业的第二梯队,海天味业则被公认为调味品的第一梯队。

根据中炬高新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51.23亿元,同比增加4.49亿元,增幅9.59%,其中美味鲜实现销售收入49.78亿元,同比增加5.10亿元,增幅为11.42%。

与此同时,海天味业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27.92亿元,同比增长15.13%;净利润64.03亿元,同比增长19.61%;扣非净利润61.77亿元,同比增长21.51%;基本每股收益1.98元。公司的三大核心业务酱油、蚝油、调味酱分别实现营收130.4亿、41.1亿和2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17.9%和10.2%。

截至目前,海天味业的市值高达5400亿,中炬高新的市值仅为425亿,但这也意味着,如果调味品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版图变化,中炬高新存在较大的市值提升空间。

中炬高新1995年上市,海天味业2014年上市,拥有先发优势的中炬高新为何远远落后于海天味业,屈居酱油老二的市场地位?

虽说比中炬高新上市晚了9年,但海天味业多年扩张后形成的规模效应,使其成本上更具优势,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最近几年碾压中炬高新。

渠道优势,海天味业覆盖全国100%地级及以上城市,在中国内陆省份中,9成省份销售过亿;从县城下至乡镇,中炬高新品牌尚处于积累阶段,也因此海天味业品牌在行业内的议价能力较强。

存货方面,因为海天味业对下游经销商的强势市场地位,导致公司存货水平一直保持低位。

此外,酱油均为两家公司的收入支柱,增速都在不同程度放缓。

为什么不买龙头海天味业?

从估值来看,中炬高新上涨空间大,盈利能力相比海天并不逊色,这可能是张坤投下重注的原因之一。

张坤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前景保持乐观。

“相信会有一批优质企业不断长大、成熟并且长寿,优质的股权资产在各大类资产中仍是具有吸引力的。虽然能力有限,我希望能够选出优质的企业,长期持有并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

张坤在年报中表示,近两年基金的业绩表现普遍比较亮眼,公募权益类基金的复合收益率远高于市场平均ROE水平,这样的趋势很难长期持续,因此,我们或许应该降低对收益率的预期

在他看来,在投资上市公司时,如果信心是建立在股价上涨上,是很难赚到钱的,因为股价必然会有向下波动的时候。

因此,在股价阶段性跑输市场时进行建仓,能够更加有效地拷问自己的内心:我是否相信这个公司的底层逻辑?是否对公司的长期逻辑充满信心?假如股市关闭、三年无法交易,我是否还有信心买入这个公司?或许,投资基金也有类似之处。

​“由于从入行到成熟需要漫长的成长期,以及市场存在短期的随机性,我认为评价一个投资人至少需要10年的维度,才能平滑掉风格、周期、运气等方面的影响。”张坤表示。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