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新年首场发布会,传递出哪些信号?

作者:匿名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2022-01-10 10:04:39    浏览:1723

51金融圈

1月6日,2022年首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召开。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吴富林;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江;中国光大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付万军出席,并介绍了三家大行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发展、“双碳”目标实现等方面采取的举措和成效。


服务国家战略支持“专精特新”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进出口银行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提升。紧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持续增强制造业金融服务质效,着力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集中信贷资源推动制造业强龙头、铸链条、壮集群,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加大对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立足企业需求,通过制造业专项转贷款和供应链专项贷款等特色产品,扶持“专精特新”等中小制造业企业发展。截至2021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比年初增长17%。(51网)


光大银行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和项目建设,坚持“增量、降本、便利”和“四个一视同仁”,以配置专项信贷规模,开辟审批、定价绿色通道,提供资金成本优惠等切实举措,支持先进制造业、民营经济发展。经过初步统计,到2021年末,光大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76亿,比年初增长46%。


在服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面,建设银行针对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通过专业性、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印发了《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全行应用推广方案》,进一步加大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科创评价体系”旨在解决中小科技企业仅凭财务指标难以获取银行融资的困境,是在遵循信贷管理规律的前提下,围绕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这一核心创新要素,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一系列量化指标评价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对创新能力强、有市场潜力的企业给予差别化增信支持。


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进出口银行加强普惠和扶贫,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以转贷款为主渠道实现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31.61亿元,同比增长23.7%,服务小微企业7万户。聚焦主责主业,创新业务模式,“电商贷”、风险共担转贷款等政策性外贸小微企业专项贷款业务成功落地。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加大捐赠资金投入,选派挂职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全力助推共同富裕。


建设银行着力打造普惠共享的银行,一是保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加大信用贷款的投放,为市场主体纾困解忧。截至去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7万亿元,较年初新增4499.4亿元,增速31.6%;普惠金融贷款客户193.7万户,较年初新增24.1万户。二是下沉服务中心,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银行发挥科技优势,强化数字化服务手段,搭平台建场景,为乡村客群提供处处可及的金融服务,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裕农通”服务网点覆盖全国80%的乡村,运用现代科技让广大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存贷汇缴投等金融服务。截至去年11月末,涉农信贷余额超2.4万亿元,较年初新增3606亿元。


光大银行统筹全行信贷资源,单列普惠金融贷款专项额度,充实项目储备,优先保障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到2021年末,光大银行普惠贷款余额2370亿元,比年初增长27%,新投放普惠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36BP。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建设银行推动集团绿色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建设银行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战略,全力保障绿色金融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适配、同步。成立了“中国建设银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二十条行动计划,以及2022—2025年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发行全球首笔基于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气候变化减缓》的绿色债券,2021年承销绿色债券25笔,发行规模285.5亿,发布了“建行-万得绿色ESG债券发行指数”,绿色债券增量、增速均创历史新高。2021年,银保监会口径的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95万亿,增速45.67%,创历史新高。


光大银行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积极助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信贷业务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到2021年末,光大银行绿色贷款比年初增长20%。


稳住外贸外资产业链供应链


疫情以来,进出口银行就稳外贸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安排,推动各项支持措施落实到位。截至2021年11月末,进出口银行外贸产业贷款余额达到2.39万亿元,有力推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金融英才网)


一是强化外贸信贷支持力度。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新一轮稳外贸政策储备,与商务部联合发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地方政府签署联合工作方案,并细化落实措施。


二是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加大对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支持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为参会企业提供专项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加强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往来;全力支持第129届广交会,结合“云广交”特点,为参展企业提供线上金融服务,助力企业稳订单;积极落实第三届中国进口博览会成果,3500亿元支持进口专项额度及其中用于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专项额度1800亿元均已提前超额完成。


三是推动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我行进出口信贷产品,支持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以及农产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核心装备的进口。大力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稳定发展;依托外贸综合服务场景,开发线上“贸赢贷”业务系统,引入海关、税务、征信、信保、工商、司法等数据,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自动化办理。各经营单位积极支持企业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企业投资海外仓,助力企业在疫情期间实现海外订单和贸易额的逆势增长。


四是稳住外贸外资产业链供应链。全力支持外贸外资重点产业和核心企业发展。研究确定信息与通信技术、医药和汽车等对全球贸易有重要影响的五大行业158家龙头企业名单,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全球竞争力,目前上述企业信贷余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


五是促进贸易产业融合。主动适应当前外贸发展实际需求和贸易产业融合方向,进一步优化支持外贸的金融产品,创设外贸企业发展贷款、外贸产业链发展贷款、外贸集聚群和贸促平台建设贷款,服务外贸手段更加丰富完善。截至2021年11月末,上述产品贷款余额合计近8100亿元,占外贸产业贷款比例超1/3,对于培育外贸主体竞争新优势,推进外贸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源:证券时报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