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1 年末,我国资管市场规模已达到 134 万亿,其中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占主要份额。
2021年,16家券商资管管理规模“马太效应”日益明显。其中,华泰资管名列前茅,管理规模超5000亿,广发资管紧随其后,管理资管规模超4900亿,从两者近三年来管理规模趋势及集合资管规模占比而言,广发资管发展要强于前者。(金融圈)
根据中基协披露的2022年一季度券商资管私募资管月均规模前20家排名。广发资管以绝对优势位居第四,券商资管子公司中排名第一,相比,华泰资管2022年1季度表现一般,月均规模仅为2434.15亿。
但是,单独看资管规模指标实际上过于武断,目前整个券商资管是处于存量整改的大环境中,主动管理才是其核心竞争力。
在今年一季度私募资产管理规模突飞猛进的还有光证资管和平安证券,月均规模分别为3594.25万元和1704.97万元,同比增长85.55%、65.15%,排名分别上升5位和7位。
在今年一季度的券商私募月均规模榜单中,共出现了4位“新面孔”,分别为国金证券、五矿证券、财通资管和东证资管,排名分别为第13位、第16位、第17位和第19位。2021年一季度上榜的海通资管、方正证券、国海证券、华融证券4家则消失在本期榜单当中。
今年一季度,招商资管、中信建投等8家券商的私募月均规模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均超过20%;国君资管、华泰资管两家规模同比下降均超过40%。
据业内人士介绍,除了市场环境的影响外,由于大集合改造仍在进行当中,因此部分券商规模下降或与相关产品公募化改造的进程相关。
2022年一季度,私募资产管理资产月均规模前20名的券商合计规模达到5.89万亿元(不含证券公司管理的养老金),2021年一季度前20名合计规模为5.72万亿元,同比增长2.97%。
就具体排名来看,头部券商在私募领域仍保持着“恒者恒强”的领先地位。中信证券长期保持头名位置,2022年一季度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达到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15%。
中金公司和中银证券紧随其后,一季度月均规模分别为7045.66万元、6686.31,增幅均超过70%,较2021年一季度排名均上升3名,表现相当亮眼。
二、券商资管的工作分类
2022年一季度,由于市场行情的“大起大落”,部分券商资产管理规模同比缩水明显。
对于券商资管业务而言,可以分为主动型和被动性,被动型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通道业务,这类业务中,券商基本上没什么话语权,它既不需要进行资金募集,也不需要去寻找项目,这些都是由委托方来完成。
另外,还可以将券商资管业务分为投资业务和融资业务两类,其中投资业务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公募和私募。而融资业务则包括通道业务、发行ABS、资本市场融资等。
从业务角度来看,核心有几点:
(1)以信托法律关系为基础;
(2)资产管理业务的发起端是有投资需求的委托人;
(3)资产管理业务的运作模式是以投资组合的方式对委托人的财产进行运用。
券商资管业务范围较广:过去的大集合募集资金投资被叫停后,二级市场上不少券商取得了公募牌照,进军公募市场。
小集合募集资金投资和公募基金的专户产品类似,但无法公开宣传且门槛较高,所以规模不大。
另外,券商较多类投行实施了定向资管计划,虽然费率较低,但能快速铺开局面和扩充规模。整体上,券商资管业务依托于营业部、投研体系等,在金融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券商资管未来的发展会怎样?
受疫情反复影响,叠加市场需求疲弱,今年以来ABS发行规模有所削减。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发企业ABS规模为1903.08亿元,上年同期为3277.18亿元,同比规模下滑超40%。
在新发市场遇冷之际,后续各家机构企业ABS的存量规模及排名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2021年,16家券商资管管理规模“马太效应”日益明显。其中,华泰资管名列前茅,管理规模超5000亿,广发资管紧随其后,管理资管规模超4900亿,从两者近三年来管理规模趋势及集合资管规模占比而言,广发资管发展要强于前者。
根据中基协披露的2022年一季度券商资管私募资管月均规模前20家排名。广发资管以绝对优势位居第四,券商资管子公司中排名第一,相比,华泰资管2022年1季度表现一般,月均规模仅为2434.15亿。
但是,单独看资管规模指标实际上过于武断,目前整个券商资管是处于存量整改的大环境中,主动管理才是其核心竞争力。
我国资管行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首先,我国经济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在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推动共同富裕持续取得新进展,人均可投资资产有望持续快速积累,居民资产配置结构将有显著变化,专业的资产管理需求旺盛。
其次,我国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3.5%,2035年之前将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我国已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1年以来,监管层发言频繁提及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政策利好第三支柱发展。
再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改革深化,市场基础制度和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完善,双向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对于财富管理产品的供给将更为规范、丰富和专业。
我国资管行业仍在快速发展阶段,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也在快速起步和意识觉醒阶段,公募基金牌照数量不断增加,不同机构间产品较为同质化,市占率并未出现集中化趋势。(金融圈招聘)
截至2021年,我国公募基金前五家市占率合计24%、前十家市占率41%。美国的头部资管机构,除了规模庞大之外,还不乏特色,具有清晰的差异化发展模式,可谓百花齐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