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大模型将如何改变金融行业的未来?”这个问题,可能比你想象的更为复杂。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共筑金融新生态:AI大模型落地应用与实践”分论坛在沪举办。会上,由财联社TMT主编毛明江主持,富国基金首席信息官李强、上海银行数据管理与应用部总经理于浩瀚、华鑫证券首席数据官崔宏禹、新致集团人工智能CIO虞力围绕“人工智能时代金融业的新机遇”等展开了一场圆桌讨论。论坛上,几位金融行业的专家就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并没有一味地赞扬AI的前景,而是站在现实的角度,提出了不少值得思考的挑战与疑虑。
首先,这场论坛明确了一个事实:金融行业拥抱AI大模型的趋势是不可逆的。虽然我们听过不少关于AI“幻觉”的讨论,担忧其准确性与安全性,但不可否认,AI正逐渐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降本增效与开拓新业务模式上,AI的潜力巨大。
1. 数据与情绪分析的革命
富国基金首席信息官李强分享了他们如何借助大语言模型进行量化投资决策。2023年下半年,富国基金便开始尝试将大语言模型融入传统的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技术中,用于量化分析。“我们主要利用大语言模型来提取情绪因子,通过市场研报、新闻数据进行情绪分析,为我们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李强说道。
他的团队通过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资产配置与研报解析,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过去,生成一份市场报告需要一周的时间,现在只需短短三小时,团队便能完成分类与总结。这种高效性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2. 银行的智能化转型
上海银行的数据管理与应用部总经理于浩瀚,则展示了大模型在银行客服中的应用前景。银行通常面临高效处理大量客户请求的挑战,而大语言模型可以帮助其优化服务流程,提供智能问答。上海银行正探索通过大模型将业务部门的数据需求直接转化为问题,然后大模型自动解答,大大提高效率。
然而,于浩瀚也提出,虽然大模型在处理日常任务时效率惊人,但在面客服务上,依然存在性能瓶颈,尤其是在交易时效性方面,虽然经过多次调优,仍难以在2秒内完成交易。这表明,尽管技术潜力巨大,但其落地仍面临不少障碍。
3. 精准数据,准确决策
华鑫证券首席数据官崔宏禹则从证券行业的角度,讲述了数据对金融服务的重要性。他指出,证券行业不仅要追求数据的精准性,还要实现实时性。大模型在处理结构化数据时优势显著,但面对非结构化数据(如各种研报、年报、招股说明书等),寻找精准且相关的数据依然是一个难题。
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华鑫证券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我们必须确保使用的都是最精准的数据语料,而不是随意挑选研报或会议纪要。”他说,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华鑫证券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
4. 智能体与自适应能力的探索
新致集团的人工智能CIO虞力则分享了他们在与昇腾、海光等信创算力厂商的深度合作中,如何将大模型技术接入到业务场景中。虞力提到,尽管金融行业对于AI的应用充满期待,但仍面临着许多困惑。“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是否应该以传统的‘工作流’形式展开,或者是否应该采取一种自适应智能体的方式去处理这些复杂问题?”
这种自适应智能体的方式,意味着AI将在更大程度上融入人类工作,且与人类的互动更加紧密,从而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与准确性。虞力认为,这种方式能够带来更具创造性的应用场景,是未来金融AI发展的关键。
5. 幻觉问题:困扰与机遇并存
然而,所有的AI技术并非没有问题。在应用过程中,AI“幻觉”——即AI输出错误或不相关信息的现象,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挑战。李强认为,幻觉是AI技术的双刃剑。“幻觉有时能激发创造力,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引导,AI可能会给出错误的结论。”
于浩瀚则认为,幻觉与创造力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必须谨慎使用大模型,毕竟,AI也会犯错。现在,我们更多地将其视为助理,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变得更加精准。”
而崔宏禹强调,幻觉在证券行业尤其危险,因为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投资决策。“我们通过先进的算法,减少数据错误带来的幻觉,确保决策过程更加精准。”
6. “幻觉”背后的技术突破
虞力补充道,幻觉问题与技术路线息息相关。在某些应用场景中,金融行业对“幻觉”的容忍度较低,因此他们采取了一种“代码链(CoC)”的方式,让AI通过生成的代码执行任务,以减少人为干预。这种方法有助于避免过多的“幻觉”,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准确性和可靠性。
写在最后
金融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大模型的引入,不仅为传统的投资分析、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领域带来了革新,同时也引发了对未来业务模式的深刻思考。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数据处理与情绪分析方面的突破,金融行业在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挑战。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AI辅助的情绪因子分析,他们能够更加精准地捕捉到市场动态,从而提高决策的有效性。而对于银行与证券公司而言,借助大模型技术进行智能化转型,不仅可以提升客户体验,还能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实现双赢。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幻觉问题依然无法完全避免。如何在确保信息准确性的同时,充分发挥AI的创新潜力,依然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未来,金融行业将如何平衡技术与监管、效率与风险,是每个从业者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虽然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但其巨大的潜力无疑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与精准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