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亿信托赔偿准备金 至今仍在沉睡

作者:刘雁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2014-08-22 10:22:14    浏览:1155

51金融圈
摘要: 不断引爆的信托产品兑付事件,并未唤起人们对于信托赔偿准备金的关注。近日,中诚信托“诚至金开2号信托计划”宣布延期,来自多地的投资者迈上了维权之路。此前,“诚至金开1号信托计划”的解决方案则是刚性兑付。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不管是1号产品的刚性兑付,还是2号产品的延期战术,均未曾提及信托赔偿准备金。而陕国投在此前解决两款问题信托产品时,均是运用自有资金垫付,亦未动用信托赔偿准备金。

信托赔偿准备金累计近百亿

据《信托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信托公司每年应当从税后利润当中提取5%作为信托赔偿准备金,但该赔偿准备金累计总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20%时,可不再提取。

作为防范信托业务风险的赔偿准备金,从诞生之日起就躺在账目上睡大觉。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行业计提的信托赔偿准备金已达90.60亿元,环比增长了24%。

据相关规定,“赔偿准备金应存放于经营稳健、具有一定实力的境内商业银行,或用于购买国债等低风险、高流动性证券品种”。

一家大型信托公司的高管称,“可以说这些资金的收益率非常低,但是因为有相关规定,信托公司一般也不能随便动用。”

据观察,近年来,整个信托行业的赔偿准备金明显在提升。“一方面是因为信托公司的净利润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信托公司的风险意识提高,未雨绸缪。”启元财富投资分析总监汪鹏表示。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此前曾撰文称,信托资产质量到目前为止,总体表现相当优良,不可能发生系统性风险,所谓的系统性风险显然是被夸大了。截至2013年年底,全行业计提的信托赔偿准备金已达90.60亿元,可覆盖200亿元问题资产的45.30%。

信托公司为何不愿动用

虽然近两年来,有不少信托产品相继曝出兑付风险,但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尚未有资料显示有任何信托公司动用过赔偿准备金进行兑付。

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从事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用于弥补亏损,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并且规定了其具体用途,“从事信托业务时,使受益人或公司受到损失的,属于信托公司违反信托目的、违背管理职责、管理信托事务不当造成信托资产损失的,以信托赔偿准备金赔偿”。

换言之,一旦信托公司动用赔偿准备金,便意味着承认自己违反信托目的、违背管理职责或管理信托事务不当。由于责任界定并非易事,因为需要考虑声誉等方面因素,信托公司大多采用变通的方法缓解兑付危机。

“如何认定责任?一是看法院的判例,二是信托公司自己承认。就现状而言,中国尚未有判定信托公司因为失责需要赔偿的案例,信托公司也不太可能承认自己没有尽责。”某中部地区信托公司高管坦言称。

对于有观点认为信托公司计提的赔偿准备金比例过低,上述高管则表示,“能否覆盖风险资产还要看如何使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即使提高至10%,也是于事无补。”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