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5月13日傍晚,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这个法国南部毗邻地中海的美丽小城吸引了全世界影迷的目光。电影宫前的红毯在接下来的12天时间里,每天都将迎来摇曳生姿的明星。
这世界到哪里都一样,就是在忙忙碌碌讲究实效的职场,也不乏明星。企业的中坚骨干人员就是所谓的明星员工,他们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备受关注的人才大战中,各公司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来聘请和留住明星员工,并付出更大代价更多精力来管理他们。
从这个角度来说,平庸的人总是相似的,明星员工则各有各的特点:
1.一个天才与一百个助手的诸葛亮式
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只不过是某个奇才的个人舞台,只要他在公司,本身就是公司最大的财富,他需要的只是一队听话的好士兵。但一旦天才离去,剩下的人就会像无头苍蝇般茫然不知所措。
如果你的下属在管理上有“诸葛亮”的倾向,不要单纯地认为他只是不会授权。
2.自恃功高,妄自尊大的年羹尧式
显赫一时的年羹尧大将军,曾经屡立战功,他却白恃功高,违法乱纪。最后被削官夺爵直至被赐死。破坏性明星员工对一个机构的破坏速度简直无人能出其右。这样的员工如果不纠正他们的恶劣行径,就相当于在公司里埋下了一颗地雷,最终会毁了整个团队。
企业管理中,如何协调天才与破坏性行为,取决于老板对团队精神和士气在组织文化中重要性的认识。并不是所有难以相处的明星员工都是麻烦,不需要一棒子将他们清理出门户。
3.有能力有职业素养的杰克·韦尔奇式
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手下能像杰克-韦尔奇一样,既有能力,又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一位管理和专业技能俱佳的人才。但作为管理者,如果心胸不够开阔,担心下属会超越自己。这种人才极有可能被埋没,现实中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要培养出这样卓越的下属,对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给予他成长的土壤,但是这种制度和文化的建设只有公司的最高层才能推动。
对于具体怎么做,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方式,但在管理时需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把自己最优秀的人才派去做“救火队长”,而应该让他去最能刨造业绩的地方。解决问题只能让公司正常运行,而创造业绩则能让公司发展。二是让明星员工不要受“庸才”拖累。如果让“庸才”呆在团队里,对明星员工是件很不公平的事。因为迟早他会发现自己累死累活原来是在为差劲的同事背黑锅,更糟糕的是还可能会逼得他们另寻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