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治”的拖延症

作者:51金融圈    来源:51金融圈    发布:2015-07-07 16:42:12    浏览:1247

51金融圈

拖延症是一种大多数人都患有的无药可医的顽疾。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尽管内心千叮呤万嘱咐要早点要快点,还是将任务拖到了最后,赶在火烧屁股的最后一分钟搞定。甚至在deadline之前焦躁不安,拖拖拉拉,乃至于刷微博听音乐,就是没法专心赶工。

本来我是拒绝的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说,无意识行为的背后都有相应的心理原因。造成拖延的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你不想做这件事。这可能包含了没兴趣、没信心做好、觉得做了也没有用之类,总之你本来是拒绝的。很多情况下,“不想做”并非仅是自我谴责的借口,而是导致拖延的重要因素。

但同时也有这种情况:这件事你本身是发自内心想做的,但你依然拖延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买了很多书放在书架上积灰然后不看。针对这个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可以是和朋友买书换着借来读,要不就干脆努力改掉买书的习惯吧。

畏难情绪

如果说完成任务是走过一块一人宽、十米长的厚木板,那么当它放在地面上时,几乎人人都可以轻松地走过。但在面对困难的任务、责任重大和对结果抱有很高期望的时候,就像是将这块木板架到了两座高楼间十层楼高的地方,于是我们会害怕掉下去,甚至不敢向前迈上一步。而deadline是身后的一团火,当它离我们足够近时,害怕被烧着的恐惧战胜了掉下去的恐惧,于是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了过去,尽管质量很难说。

更可怕的是,无论有意无意,很多拖延的人会享受那种deadline过后突然放松的感觉,而且拖延的结果有时并不坏。长期下来,尽管不愿承认,但潜意识里确实觉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成绩却平平,会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

拖延症都是“完美主义者”?

考完试后为一两分要死要活的往往不是学渣,同理抱怨拖延症抱怨地最厉害的往往也和真拖延症不搭界。一些努力工作、积极上进的人觉得自己有拖延症,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一个理想的自我。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是专注而高效的,而当现实自我松懈时,他们就开始心生不满。这种宣称的背后有这样的潜台词:“为什么别人看起来更有效率,我却不行?”“为什么我明明曾经做得更好,现在却不行?”除了理想主义,这个潜台词的背后,常常是出于对意志力的误解。比如误以为意志力是完全主观的,能随自我意愿的改变而改变。曾在某个阶段保持专注和高效,就意味着在每个任务中都应该状态良好,否则就是拖延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拖延症”都是自我苛求和庸人自扰。拖延症的正版概念是:只有后果有害、并且本可以避免的推迟,才属于真性拖延。即便不考虑真性假性,那些觉得战胜拖延症就要永不迟到的人也完全错了:你曾经用12秒跑了100米,跑马拉松的时候你认为你还能做到吗?

参考一份权威研究报告的结论,拖延症计算公式如下:最终任务完成的程度(U)=对成功的信心(E)与对任务的愉悦程度(V)的乘积,除以分心程度(I)与多久能得到回报(D)的乘积。

很显然,这个公式惟一可操作因素只有D——快捷而丰厚的回报有助于减缓拖延症。如果你坚持的话,拖延症基本是“没治”的。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