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加速回归本源 风险保障功能凸显

作者:钱林浩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2018-03-08 14:34:33    浏览:3453

51金融圈

保险回归本源,就是要发挥保险的长期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在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回归本源的保险业应当在维护金融安全、服务实体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分散社会风险等实践中努力成为中坚力量、发挥支柱作用。

在强监管的引领下,保险业加速回归保障本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而这正是逐渐回归本源的保险业的使命所在。沿着“保险姓保”的发展理念,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保险业逐渐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起全面的风险保障,不断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

五年以来,中国保险业迎来了快速发展。而刚刚过去的一年,又是保险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以“1+4”系列文件为指导,保监会频出重拳,大力整治伴随行业快速发展而衍生出来的诸多乱象,引领保险业加速回归保障本源。而逐渐回到正确发展轨道的保险业,其风险保障功能也日益凸显。

坚定“保险姓保”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保险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已经演进为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

这就需要保险业遵循“保险姓保”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回归保障本源,用高质量的发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风险保障,从而使保险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必需品。

但曾几何时,保险业偏离保障本源,呈现出“重理财、轻保障”的特点,万能险在保险市场上一时风头无两。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保险具有金融属性和非金融属性,它首先是个消费品,消费的是‘保障’。但一段时间以来,个别保险公司盲目扩张,部分保险产品设计偏离保险本源,保障功能弱化,实际上成了投资品,必须花大力气去纠偏。”

在保监会陆续出台规定严控万能险产品后,寿险产品逐渐从重理财回到重保障的正确发展方向上来。从2017年保险业交出的成绩单来看,寿险转型初见成效。

从寿险业务方面来看,去年,普通寿险业务在规模保费中占比为47.2%,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万能险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为6363亿元,同比下降50.29%,占规模保费比例为19.95%,占比下降16.9个百分点。

而在践行“保险姓保”理念的背景下,寿险业新单缴费结构和业务渠道也发生着变化。在新单缴费结构方面,新单原保险保费收入15355.12亿元,同比增长10.66%。其中,新单期交业务5772.17亿元,同比增长35.71%,占新单业务的37.59%,提升6.94个百分点。在业务渠道方面,个人代理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3065.64亿元,占人身险公司业务总量的50.18%,同比上升4.00个百分点;银邮代理业务10584.02亿元,占比40.65%,同比下降3.50个百分点。

不难看出,经历“刮骨疗毒”后的保险业正在回到“保险姓保”的正确发展轨道上来。

构筑全面保障

践行“保险姓保”,保险业也不断为社会构筑起更为全面的风险保障。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往往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民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33亿元,其中保险赔付不足10%。构筑全面风险保障,巨灾保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保监会自2014年以来,先后在深圳、宁波、大理等多地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同时以地震险作为突破口,推进巨灾保险体系建设。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6月22日,我国地震保险产品承保标的19.80万个,保费收入503.09万元,保险金额188.75亿元。保监会还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地震巨灾保险条例》的研究制定,为地震巨灾保险提供法律保障,并提出巨灾保险制度总体思路和框架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健康中国”也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保险业也抓住有利契机积极推动健康险发展,为群众健康事业贡献力量。2016年1月1日,税优健康险在全国31个试点城市正式启动。去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自7月1日起,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与普通商业健康险相比,税优健康险的保障功能更为突出。例如,税优健康险可带病投保,且保证续保,保险公司不得设置免赔额、犹豫期;未带病投保者年度保额为20万元,罹患既往病症、带病投保者年度保额4万元;在整个投保期内,未带病投保者终身累计可得80万元的保额,带病投保者累计可获15万元保额。

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着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保险业也积极参与养老体系“三支柱”建设。保险业积极尝试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在部分地区承接新农保经办服务。同时保险业还发挥在企业年金方案咨询与设计、服务、稳健投资等方面的优势,促进补充养老保险改革发展。此外,保险业积极推动个人养老保险业务发展,启动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税延养老险也呼之欲出。

服务实体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近日表示,保险资金主要是来源于保险市场,将来也应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是保险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回归保障本源的保险业风险保障水平得到快速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4145万亿元,同比增长75%。

日益成熟的保险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表现不俗。在助推脱贫攻坚方面,截至2017年12月末,农业保险为2.13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金额2.79万亿元,支付赔款334.49亿元,4737.14万户次贫困户和受灾农户受益。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1.6万余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06亿元。已完成续签的大病保险项目共覆盖10亿城乡居民。此外,2017年政策性信用保险承保金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为731个项目提供风险保障1359亿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为279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87.6亿元,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提供风险保障1.2万亿元。

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保险资金亮点多多。受益于政策支持,华泰保险集团同中国商飞公司签署协议,以债权投资计划的方式为国产大飞机项目提供总规模150亿元、期限十年以上的资金支持,这也是保险资金首次进入到国产大飞机项目。截至2017年6月末,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计划、股权计划等方式,直接投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养老社区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累计金额超过4万亿元。

今年年初召开的2018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保险业回归本源,重点围绕服务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和保险资金的独特优势,更好支持现代化经济和社会体系建设。

可以预期,保险业将继续强化“保险姓保”,加速回归本源,不断筑牢风险防线,提高防范及化解风险能力,充分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