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上限或放开 银行揽储价格战将至?

作者:匿名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    发布:2018-04-20 14:17:22    浏览:1544

51金融圈

近日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或放开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对此,据一名国有大行资产负债部人士介绍,如果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就等于允许商业银行上调存款利率浮动高度。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为了获取增量的法定利率存款,有提价的冲动;而其他机构为了保持必要的份额也只得跟进。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揽储会掀起价格战吗?

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或将放开

此前,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已于4月12日召开会议,讨论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事宜,这被市场公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再进一步。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预计存款利率上限将渐进式放开。中银国际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励雅敏表示,如果央行此时放松对存款上浮区间的管理,主要目的应当是对当前存款与金融市场双轨利差的纠偏,存在一定合理性。但一次性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可能性较小,可能是将存款上浮区间扩大10%,或先行放开居民和企业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央行给定的基准利率;二是基准利率基础上,允许各家银行在一定区间内浮动,浮动多少,则取决于上述银行业“自律机制”给出的空间。

据上述国有大行资产负债部人士介绍,目前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利率红线是基准上浮50%,根据不同银行类型,上浮限制不同。比如,国有行的指导上限是30%,股份行为40%。其实,对于储户而言,今年银行存款利率优惠尺度已经超出往年。以招商银行为例,4月明确存款利率最高上浮基准50%,已达监管指导价格的“天花板”。

该国有大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补充道,如果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就等于允许商业银行上调存款利率浮动高度,相当于单边,也就是存款加息,这意味着法定利率存款的争夺将进一步白热化。

银行会打揽储价格战吗

某股份行零售经理认为,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不可能无限制上升。当前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方式还是利差。如果利差过度压缩,银行获利就会受到很大损失,所以银行不会进行这类恶性竞争。当然不排除一些中小银行比大银行更为激进。

“首先,高息揽储向来不是大行的策略,即使中小银行愿意提供更高利率,大行也能通过网点优势、服务能力、产品来稳住负债,利率对存款的短期增长肯定是有帮助的,但长期还是要看服务和口碑;其次,大行和中小银行的存款价格差异本来就存在,大家都往上提一些,也不会说存款就搬走了,何况靠利率吸引的资金如果没有强相关性,还是会走。”一位大行资负部人士表示。

“说存款大战有点过于惊悚,因为利率敏感型占比不算特别高,相应地适当增加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拾遗补缺即可,而对占比较高的一般性存款,各行都是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存款竞争策略。”一位股份行战略研究部门负责人称。

“目前我们还没有接到总行通知,至于调整幅度有多大、是不是全部放开目前还不好判断,毕竟存款利率的过快上涨会推动贷款利率的上涨,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成本。从整体控风险、去杠杆为主线的监管导向看,完全放开的时机不一定成熟,政府可能更倾向于‘稳’。”一位大行深圳分行高管表示。

多家银行上调大额存单利率

那么,如今银行的利率现状又是如何的?

“存款利率调整可能并不是一次性完全放开,而是按照商业银行规模分批进行。目前我们银行在存款利率方面并没有太大动作。”北京地区某中型股份银行零售经理表示。

对此有媒体在调研时获悉,目前已有多家银行调高大额存单利率。其中,建设银行4月14日率先推出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45%的大额存单,认购起点金额为30万元,期限为一个月至一年。4月16日,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也推出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45%的大额存单,起购金额为30万元。招商银行4月17日推出100万元起购的大额存单,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50%;50万元起购的大额存单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45%。

据融360监测,部分城商行也上调大额存单利率,最高的较基准利率上浮52%。

另一方面,银行在定期存款利率方面鲜有动作。四大国有银行官网显示,1年期和2年期的定存年利率仍分别维持在1.75%和2.25%,较基准利率分别上浮17%和7%;3年期定存利率为2.75%,与基准利率持平。

“高息揽存向来不是我们银行的策略。目前客户可选择的平台越来越多,存款收益原本就比不上许多理财产品。”深圳某大型股份制银行零售经理表示,“近期我们银行在定期存款方面利率没有太大变动。各家银行的存款产品都是按照基准利率上浮,比如我们银行是上浮30%-40%。只要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定期存款利率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