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通知的四大亮点

作者:匿名    来源:腾讯财经    发布:2018-08-20 16:44:01    浏览:2162

51金融圈

银保监会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总体来看,《通知》结合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针对制约实体经济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从九个方面进行了统一部署安排,其中,有四个方面尤为值得关注:

亮点一: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这是当前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的焦点。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重点研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问题;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和低等级信用债配置力度,并按照一定比例给予MLF资金支持;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赴中行开展座谈会,强调大型银行要发挥“头雁”效应。

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仅需要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促使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从量(扩大企业资金供给)和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两个方面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还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改善资金的供给方式、期限结构。比如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信贷资金,近期以来,银行信贷资金增加较多,但票据融资仍占较大比例,信贷冲量特征较为明显,表明银行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信贷投放的临时性安排,而不是支持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投资,这与银行贷款“短期化”倾向有关。再比如避免贷款在同一时间特别是月末、季末集中到期,很多企业融的资定额流动资金主要靠银行贷款,而且以短期贷款为主,将还款时间分散开,可以避免企业定额流动资金集中到期而出现断档,如果还贷和续贷的时间差过大,将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且,部分还贷额度较大的企业为了弥补资金缺口,只能求助高息的民间过桥资金,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融资压力。

亮点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小微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小微企业在实体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创新体系中最具潜力、更活跃的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深化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去杠杆和强监管的推进,对影子银行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之前依靠表外融资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的再融资压力,信用风险上升。同时,资管新规出台后,表外业务回表、回信贷,受当前资本充足率、合意信贷规模和流行性的约束,银行表内难以承接表外业务的信用供给,导致包含表内和表外的流动性双收缩,贷款利率、非标利率和信用债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弱信用资质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受紧缩压力不对称影响,受到更大冲击。4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力争到三季度末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较明显降低,这也是中央深改委会议“结构性去杠杆”的要求。8月11日,银保监会在《加强监管引领 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一文提出“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 ,《通知》明确“依照程序办理续贷,缩短资金接续间隔,降低贷款周转成本”,也是进一步强调要落实无还本续贷工作。无还本续贷是为了解决银行贷款期限与小微企业实际资金回流期错配,有利于实现银行贷款到期续贷与小微企业实际资金需求的无缝对接。落实无还本续贷,并不是无差别、无原则的推进,明确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对诚信良好企业进行差异化激励,以切实防范企业潜在的道德风险、信用风险;二是对经营机构和分支行强化内控合规,避免其通过无还本续贷的方式隐匿隐瞒不良贷款。

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是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在当前稳增长的基调下,企业降杠杆将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面临政策约束,基建投资需要加大力度,稳投资同时惠民生。7月基建投资增速再创新低,与去年的高基数以及今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受到严格约束有关,特别是农林水、交通运输等分项的投资增速持续低位运行。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明确“发行进度不受季度均衡要求限制和期限比例结构限制”,发改委正在密集开展基础设施投融资专题调研,各地相关部门也正抓紧时间落实有效投资项目,未来基建投资将有所改善。《通知》提出银行信贷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应“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原则满足融资平台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与“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的政策要求一致。商业银行应做好尽职调查、严格把关,严禁对没有稳定经营性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或没有合法合规抵质押物的项目提供融资。银行应重点保障三个方面的基建资金需求,一是资本金到位、运作规范的在建项目,二是储备的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三是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基建。

亮点三: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做好进出口企业金融服务

稳增长,要扩内需和稳外需两手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升,扩大内需也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着力点。积极发展消费金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相对滞后,但发展空间巨大。商业银行应立足客户转化、风控强大、资金稳定的固有优势,进一步拓宽消费信贷的业务领域,从房贷、车贷等品种拓展到耐用消费品、教育、医疗、旅游度假等一般性消费贷款;与互联网公司加强合作,提升客户消费数据的挖掘和利用质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此外,当前进出口企业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冲击较大,对于遇到暂时困难但仍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优质企业,商业银行应在资金安排、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度倾斜,除了《通知》提出的“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融资”,还可以拓展多种衍生产品组合工具,支持企业锁定换汇成本、规避汇率风险。

亮点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通知》明确了三种方式,推进资产证券化、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和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首先是推进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降低金融风险,也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优化资产负债匹配结构,分散贷款风险。进一步推动资产证券化,还应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资产范围与筛选问题,做好基础资产现金流稳定性评估和商业模式的尽职调查。二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法律基础和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明确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地位,重点弥补破产隔离、资产处置方面的法律短板,完善并规范信息披露、评级、税收、会计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三是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权重,可考虑适度降低银行持有证券化产品次级部分的风险权重。

其次是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约8000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处置1665亿元。随着监管部门加强对于资产分类准确性的要求,加速了银行真实不良的暴露,而且随着内外需求的放缓,以及前期去杠杆和强监管的影响,未来商业银行或将面临更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商业银行应及早规划,做实贷款分类,综合运用核销、现金清收、批量转让等方式。

最后是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今年以来,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多次被强调。当前银行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很重要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并表管理下的“债转股”的股权风险权重,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风险权重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因市场化债转股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的风险权重为250%,持有非上市公司股权的风险权重为400%”,但仍高于贷款10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50%的风险权重,对银行的资本消耗较大。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特别是资本市场退出方式。由于目前“债转股”的资产证券化率不高,而且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定价功能与流动性不足,制约了股权交易与转让,需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或者针对“债转股”企业上市作出相应安排。

此外,《通知》提出规范经营行为,严禁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其中的相关要求,都是针对之前企业贷款时经常面临的问题,有利于降低企业贷款难度,减轻企业融资成本负担,为企业提供更为良好的融资环境。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