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回购工具被“冷落” 央行收短放长意味深

作者:黄紫豪    来源:腾讯    发布:2018-11-16 09:23:22    浏览:1268

51金融圈

央行日前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9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4%,比6月下降0.03个百分点。

1200亿元国库定存到期,央行15日仍然继续暂停逆回购。截至11月中旬,央行暂停逆回购操作已逾半月。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在本月发生,今年以来,央行已有6次暂停逆回购超过半月。

据记者观察,今年央行通过逆回购净回笼的规模远超去年,频频通过逆回购释放短期流动性不再是“规定动作”,而通过定向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的次数却较往年明显增多。

市场人士认为,这种“收短放长”的行为背后,体现了央行缓解银行流动性管理压力,引导金融机构实现信用扩张,逐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意图。

为了防止期限错配 更为降低融资成本

据Choice资讯统计,2018年前10个月,央行通过逆回购直接投放的资金总量为9.5万亿元,而前两年全年分别在20万亿元左右,对冲到期量之后,今年央行通过逆回购净回笼1.15万亿元,而去年的净回笼量仅为650亿元。

一方面,频繁释放短期流动性不再是“规定动作”;另一方面,央行通过四次定向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置换存量MLF,通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扩大MLF担保品范围,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在流动性调节工具运用的创新上,完成了较多“自选动作”。

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要降低融资成本,首先需要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如果银行的资金成本太高,那么企业的融资成本下降就很难。由于中长端利率很大程度上是融资成本的影子价格,就需要央行通过投放长期限资金,来让资金成本有所下降。

鲁政委解释称,MLF的期限固定为1年,而由于流动性监管指标监管的是剩余期限,央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通过降准置换MLF,把“短钱”换成“长钱”,总量上并没有增加,但是把期限拉长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性监管指标上的期限错配压力。

“释放长期的流动性主要是为缓解流动性管理的压力,使得银行有意愿、有能力去配置更多的期限偏长的资产,而不用为了保证流动性安全,配置在短期高流动性的货币市场里面。”民生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负责人王一峰表示。

据他介绍,银行体系从去年开始出现了存款难、存款贵的问题,贷款增速比较快,存款增速比较慢,存贷比上升,使得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压力较大,对短期资金波动的承受能力较低。

“宽信用”是核心矛盾

“定向降准”是必然选择

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过程中,今年三季度以来,在市场利率稳中趋降等因素推动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总体趋稳。

央行日前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9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4%,比6月下降0.03个百分点。初步测算,第三季度包括贷款、债券、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民间融资等在内的全社会整体融资成本呈下降态势。

对此,多位受访的宏观分析师均认为,今年核心矛盾和政策着力点是宽信用,为了防止信用过度收缩,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并解决商业银行负债端问题,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必然选择。

“MLF等央行资产负债表工具是实现央行和商业银行同步扩张,更多侧重流动性投放,而今年以来更多使用降准工具,主要政策目的是实现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国泰君安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

他表示,前期央行主要开展逆回购、MLF等资产负债表工具,通过增加流动性投放的方式促进信用扩张,后期又陆续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MPA中增加对小微企业融资评估指标等宽信用方式增强政策效果。

而在宽信用的表现形式方面,市场人士认为,主要还是依赖表内贷款和债券市场,由于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方向并没有改变,对以监管套利为目的的部分同业业务和表外业务继续加强监管的思路也没有改变。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