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经济工作关键词: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

作者:匿名    来源:腾讯    发布:2018-12-14 09:17:43    浏览:1744

51金融圈

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两个重磅会议释放了2019年经济工作信号,备受市场关注。

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下称“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9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注重稳扎稳打,加强协调配合,聚焦主要矛盾,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

12月1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强化社会政策兜底保障功能。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周景彤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政治局会议是对明年的主要经济工作进行原则性的阐述。具体工作部署还要等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在明年全国两会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呈现。不过,政治局会议上对明年工作指出的方向值得关注。

财政政策更积极,减税降费是首位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整的一种重要手段,具体通过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中国的财政政策一般分三种: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具有扩张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趋于中性的稳健财政政策。

“明年积极财政政策跟以前有所不同,减税降费会放在首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排在第二位。明年财政赤字率可能高于2018年,重回3%,但不会突破3%,这样既体现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也保证财政运行在安全线内,给社会一个稳定的预期。”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今年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推出多项减税新政。而有关方面也多次公开表态明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减税降费,这包括增值税实质性减税,降低税率;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可以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降低社保费率等。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诉记者,明年减税降费规模会更大,估计在1.5万亿~2万亿元之间。而且强调实质性减税降费,增强企业等市场主体获得感。减税降费将集中体现在增值税、个税、社会保险费等方面。

施正文分析,明年减税最大的主力是增值税,这既可以降低企业税负,也有利于降低间接税比重和调整税制结构。明年将实现增值税税率三档(16%、10%、6%)并两档,并降低税率。另外,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发挥增值税中性作用;留抵退税规模和行业将会继续扩大,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且不排除可能推出企业融资贷款利息所含的进项税可抵扣,这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而随着明年税务部门全面征管社保费,国务院已经明确了同步下调社会保险费率,确保企业社会保险费负担总体不增,甚至有实质性下降。

冯俏彬认为,社保费将成为明年降费的主力。社保费率能下降多少需要测算,学界普遍认为可以从目前约39%降低至20%~25%之间,但需要多长时间达到这一目标仍需认真测算。

除了增值税和社保费之外,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方案已经完成了公开征求意见,近日会正式公布,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除了起征点提高和新税率之外,明年个税减税的新举措。

冯俏彬表示,财政政策会在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不会再采取以前对行业补贴的政策,而是给特定行业税收优惠政策,更加注重公平。比如近期国务院对创投企业给予的个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使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税负有所下降、只减不增。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对于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周景彤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19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将更为复杂。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宏观政策要处理好稳增长、去杠杆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动“六稳”政策落地。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着力减税费,可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货币政策要促进‘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监管政策要坚持大方向不变,但也要控制好节奏,防止形成‘处置风险的风险’。”周景彤认为。

今年下半年开始,国家更加强调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强调不可“一刀切”,并全面进入稳杠杆阶段。随着民企和中小微企业再融资风险的暴露,人民银行等有关金融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不过,目前来看,我国的社会融资增速、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以及M2(广义货币)增速都持续落于低位。“明年的经济波动压力较大,还要继续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考虑到物价上行的压力不会很大,明年的货币政策具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和可能性。”周景彤表示。

11月,央行行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贯彻落实好精准调控和信贷政策要求,大力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易纲称,针对部分企业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部门要主动担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划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金融机构要深入领会政策意图,用好、用足这些正向激励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并保持其商业可持续性。”易纲表示。

此外,政治局会议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要保持战略定力,注重稳扎稳打,加强协调配合,聚焦主要矛盾,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

“过去几年,我们确实存在各项调控政策和监管政策协调和配合不够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政策超调或是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加强各个监管部门和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尤为重要。”周景彤表示。

他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例,市场上的流动性不仅靠货币政策来调节,和财政资金的收放也有密切关系。而财政政策要发力,也需要货币政策创造适宜的环境。

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加大支持民企力度

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这意味着,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活力将进一步得到激发。

上海、山东等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比如,深圳市政府就于12月4日正式印发《关于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提出4个“千亿元计划”,分别是:确保全市企业年减负降成本1000亿元以上;实现新增银行信贷规模1000亿元以上;实现民营企业新增发债1000亿元以上;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深圳市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

相较于此前大手笔驰援民营上市公司的政策行为,此次《若干措施》的政策重点放在了全市的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成长等各方面的需求及问题。而《若干措施》政策的范围之广、规模之大、程度之深,让市场也颇为惊叹。有当地观察人士称,这份文件可谓创造了深圳市对产业支持的新高度。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9年将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再出发的起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经济形势更具挑战的一年。如何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对能否实现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曹钟雄说:“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的作用,核心在于深化体制改革。同时,作为微观主体,更需要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政策下,更新观念,以跟上政策思路。”

他补充称,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面,更需要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发力,形成政策合力。比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经营成本、加大政策供给和改革力度,尤其在减负方面还需新举措、新政策,并保持一定的政策强度。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