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怎么选择跳槽方向?

作者:匿名    来源:未知    发布:2021-03-02 16:27:15    浏览:3834

51金融圈

编辑 搜图

 

换一次工作,不只是选收入,而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每个人换工作前,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换工作?

编辑 搜图

 

① 银行。从业者可以往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其它新型民营银行,考公等方向跳。

跳槽到证券、信托意味着较大幅度的薪资提升。熟悉投行线和产品线的员工跳槽出来,做二级市场业务或者其其它资产管理机构,利用新的平台来助力缘由银行的资金资源,可谓如虎添翼。

另外,银行本身层及众多,视角和平台不尽相同,这一点也是其它金融机构难以感受到的。

总之,银行人长期积累的社会关系等资源,对其跳槽后工作的有效展开具有极大优势。

跳槽到互金的大多是具有风控、信贷审核部门工作经验及优质客户资源的客户经理,除了高薪甚至股权激励,新兴活跃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也许能帮你打开一片全新的天地。

此外,传统银行从业人员跳槽到新型民营银行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还有考公、创业等都是跳槽的选择之一。

编辑 搜图

 

② 投行。投行狗们的选择也很多,可以往私募股权、上市公司等机构跳,可供选择的岗位挺多。

投行是一级市场,私募股权可以说是“一级半”市场。原先在投行,更多的是在做融资的事情,而通过投行的锻炼,既有精神的财务法律技能,熟悉公司各项管理,也对操作过的产业有着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最终使得转向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也得心应手。

跳上市公司的可以去做金融相关部门负责人、副总、CFO、董秘,作为专家,去辅导企业利用各种资本手段实现公司经营的跳跃。

也可以去拟IPO企业担任董秘,从个人财富的角度讲,如果能在此过程中获得上市公司股权,远比单纯做投行实现“财富自由”来得更为顺畅。

③ 行研。分为卖方行研和买方行研。

卖方可以跳槽到买方或私募基金,走投资路线。此外,真正对行业研究到位,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人,转型一级市场同样会有独特优势。

目前行业研究员转型投行仍不算多,一是国内投行对行研不够重视,但随着注册制的打开,国内投行将逐渐向国外投行靠近,越来越重视细分行业的挖掘能力,因此将会有从业研究员转型投行的职业发展路径。

当然,还有从业者只要有客户资源,开一个私募自己管理会比继续在卖方打拼轻松很多。尤其是在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情况下,卖方业界大佬联合投资人开办私募,实现财富自由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选择单飞后再回来基本是不可能的。

最后,卖方研究员也可以转行实业,尤其擅长做董秘,负责资本市场业务开拓,擅长与各大金融机构合作与沟通,进行市值管理。

买方研究员会跳到私募,成为“更赚钱”的买方,甚至可以自己开一家私募,如果受益看好,几个亿的规模足矣。当然,不排除有跳到卖方的研究员,但数量极少。

因为平均来说买方分析师比卖方更有资历,另一方面习惯了被服务,不大习惯再去服务别人了。

④ 资管。如果你是在基金子公司和信托这样激励机制足够充分的行业,是没必要跳到其它行业的,正所谓“跳公司不跳行”。

当然也可以去工作环境较为安稳的保险资管、银行资管等行业,成为部门一把手。

二级市场的资管可以说研究为王,不仅可以在本行业寻求发展,也可以跳往基金、私募等买方,出路非常广。

⑤ 私募。一般来说,私募已经处于金融行业的末端,再往后的工作机会则是主权基金、大型养老基金的层面。更多的工作机会来自不同私募机构之间的流动,如从一家私募到另一家私募。

另一个出路是,当在某个基金中功成名就后,可以另起炉灶,创办属于自己的基金。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