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同学间的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

作者:匿名    来源:未知    发布:2021-03-30 15:22:52    浏览:2233

51金融圈

编辑 搜图

社会比大学更能凸显。人的不同在家里,有人能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有人则将屋子弄得长年脏乱;在公司,有人能做到尽职尽责,有人则只想偷懒混日子;在学校,有人品学兼优,拿奖学金拿到手软,有人则挂科无数,没出校门就把知识还给了老师……

编辑 搜图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不同环境中,往往会在不同层面凸显。

综艺节目《奇遇人生》里,歌手毛不易透露,自己读大学时挂科很多,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想转系但成绩不达标。

后来,毛不易的母亲罹患肺癌,临终时还在为儿子担忧:他还没有成家,成绩不好,还不会做饭、不会照顾自己。

毛不易坦言,“我妈在临死之前,都觉得我是一个不成功的人。”

尽管成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在学校里,他确实称不上优秀。

而在进入社会后,毛不易过去没机会发挥的才能,有了一个爆发的窗口。

他嗓音优美,会写歌填词,凭借自己的音乐才华斩获选秀节目冠军,正式出道。

类似的学渣逆袭剧本,在现实中不算少见。

反过来,当时觉得必成大业的某个学霸,毕业三四年没多少成就,这样的事情也并非个例。

法国社会学家Pierre Bourdieu曾提出“场域理论”: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

大学和社会,就是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场域,二者对“优秀”的定义是有区别的。

一个人在某个环境下很优秀,并不代表他在其他环境下也同样优秀。

所以,并不是毕业之后人与人之间才拉开了差距,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一直都在。

只不过在大学校园里,这个差距很难被体现。

“学校里的差距无非是0分到100分的成绩差别,被限定了,社会上的差距则是0到无穷大。”

在社会这个更广阔的空间,综合素质有机会得到更多凸显,评价一个人的维度也变得多样。

因此,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真正有潜能的人可能会立马把同龄人甩出几条街。

 

转载自:网易槽值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