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升级后,金融科技发展如何跟上新形势?

作者:匿名    来源:未知    发布:2021-05-27 14:02:16    浏览:1890

51金融圈

编辑 搜图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王恩博)随着去年以来官方多次强调“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针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不断升级。新形势下,金融科技发展将走向何方,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编辑 搜图

新金融联盟理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2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启动仪式”上表示,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受到整个金融系统改革深化的影响,面临着新阶段、新形势。

他指出,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加强监管,对规章制度先行的理解比过去更深刻,社会对金融科技规范发展的期待更高,从业人员对金融科技发展方向、商业模式有了更清晰的把握。“我们要提高站位,对金融科技有新的理解和认识,否则创新难以接受新形势的检验。”

金融科技发展怎样适应新形势,体现新要求?杨凯生以四字作答——守正创新。他认为,“守正”是坚持对规则、对传统的尊重与接受,“创新”是突破与改变。二者并列,似乎有点矛盾,但辩证地看,可以有机融合。

新金融联盟学术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对金融科技创新方向提出建议。她认为,要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来支持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转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支持小微企业、支持三农的重点方向不会改变。当借贷规模达到一定程度,金融科技应在控制风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与此同时,要运用金融科技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围堵,以支持我国科技创新。此外,要更有效地助力消费者权益保护。张承惠说,过去金融科技更注重数据,即利用海量数据来做模型,但未来获取消费者数据会受到一些约束,这是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需要在这个前提下做好创新。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艳表示,研究发现,从数字化转型成效来看,国有行高于股份行和城商行,全国性银行优于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增加、不良率不会明显升高;而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的银行存在不良率增加现象。

“数字金融发展高度不平衡,可能推高银行业集中度,形成马太效应,让强者更强。”在此背景下,沈艳认为,银行除组织转型、业务模式创新、思维创新外,更需要认知创新。

金融科技发展在新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将一些有益、有效的创新形式、做法以更机制化的方式确定下来并推而广之,重要性凸显。

当天,由新金融联盟和金融城举办,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第六届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正式启动。该评选此前已举办五届,共评出49个案例。本届评委会由来自证监会、财政部、北京金融监督管理局等监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的专家组成。

据介绍,此前评出的49个案例中,聚焦在大零售条线(财富管理和消费金融)的有18个,反映出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普遍“零售先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也已来临,近三届获奖案例中有8个属于供应链金融领域;此外,风控和安全方面获奖案例共13个,亦是金融科技应用重点领域。

张承惠对参选案例提出期待说,金融科技创新是技术和模式创新,更是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基因改造”,是用金融科技来做组织和流程的再造,而非简单的复制和模仿。所以,管理创新、系统创新、组织再造方面特别成功的经验可以作为案例来评选。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