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参加了南开大学在江苏省的招生咨询,接触了很多家长,交流了很多想法,尤其是对金融专业选择的看法,发现在金融专业选择方面有一些较大的误区存在,所以写了这一篇,与大家分享。
第一,家里有矿,才能选金融吗?
No!No!No!
这是考生对金融最大的误解,究其原因,可能是来自于一些自媒体的宣传。
从我每年毕业的学生看,谁也不是家里有矿,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而恰恰是金融,给了他们一个经济起步的平台,上市券商公布人均年薪50万以上的比比皆是。
金融,是为客户管理资金,为企业策划资本,可不是为自己家族管钱,这一点是最大的误区。
金融行业为何收入高?是因为他们在为别人管理资金,别人所支付的报酬。
金融往上发展,确实需要好的资源,但是这个资源不是自己家族的资源,而是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包括校友资源,包括因为工作平台而形成的资源等等。用家族资源来定义资源是狭隘的,会限制个人的未来发展。
昨晚和一位家长聊天,他孩子通过与在陆家嘴担任某基金经理的亲戚聊了两个多小时,从而改变了志愿,坚决选报金融。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绝大多数家长并没有这样的信息了解渠道,他们对金融的了解可能还是停留在银行。我每年上课时候,都会顺便问一下学生们,你们家里有没有投资股票,答案肯定是极少数。
家长和学生对于理科(数学、物理等)和工科(计算机、电子等)的了解,在学生高中阶段的教育中基本达成了了解,但是对金融的了解呢?大多数家庭并没有太多的认识,甚至会带有一些恐惧,比如有的家长问,我孩子学金融,将来不会犯错误吧?
金融本身就是金矿
第二,金融有没有前途?
Yes!Yes!Yes!
我们看到银行业发展的停滞,但是这不等于是金融行业的停滞。
我们国家的金融正在从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向金融市场主导的直接金融转换,直接金融市场中,需要大量的债券和股票一系列产品的发行、交易,还有大量的企业并购、再融资等等,这些背后都是投资银行在提供服务。未来投资银行的前景非常广阔,至少目前看,全球前十大投行排名中竟然还没有中国的,而商业银行的前十大排名,我国已经霸榜好多年了,那么未来我国的投行是不是会不断上位而霸榜呢?你是不是愿意去抓住这个机会呢?
另外,越来越多的资金在从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消费领域中沉淀下来,也就是我们流入资产管理的资金量越来越大,那么谁来打理这些资金呢?还不是金融人嘛!
金融,前途光明!
第三,学金融是不是需要理科特别强?
不一定!
金融是很广的学科领域,其中有量化的部分,也有非量化的部分,只是现在的教学过程中,量化的部分更加有利于考试和发论文,所以被过度重视了。非量化的部分,包括对社会的观察、对人性的认识、对历史的了解,这些都是没办法考试的,所以,就被打入冷宫。但是,从金融人才的成长看,非量化的知识非常重要,它构建了这个人才的认识高度和处事规则。巴菲特说他用到的数学,不过是高中的加减乘除,确实如此,但是巴菲特对投资透彻的理解,是绝对稀缺的。
所以,从我的建议来说,学金融最好是文理兼修的孩子,这样,他会爱上金融,会有广阔的前途。
来源:晓军财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