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出新高度!新房6年来首跌!全国房价“普降”局面形成

作者:匿名    来源:未知    发布:2021-10-25 14:11:23    浏览:2152

51金融圈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9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70城房价下跌范围扩大。总体上看,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下降,同比涨幅持续回落。

 

总归一句话:房价跌了房价跌了房价跌了房价跌了房价跌了房价跌了房价跌了房价跌了房价跌了。

 

6年来新房价格指数首次下跌,二手房降温态势明显

 

“新房价格指数环比涨幅首次为负。统计显示,这也是2015年5月份以来首次下跌。换而言之,这是77个月以来首次的下跌。”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从新房来看,一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8月环比上涨0.3%,9月持平。

 

其中,北京8月环比上涨0.2%,9月持平;上海和深圳均上涨0.2%,涨幅比8月分别回落0.2和0.8个百分点;广州9月环比下降0.1%,与8月相同。

 

二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8月环比上涨0.2%,9月持平;三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8月环比持平,9月下降0.2%。

 

“最值得关注的是三四线城市。此次三四线城市房价指数数据首次下滑,也是2020年3月份以来首次下跌,自然需要格外注意此类风险。”严跃进强调。

 

新房因“限跌令”,无论是同比指数还是环比指数,都相对平稳。二手房的降温则更为明显。

 

 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全面下跌,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环比分别下降0.2%、0.6%、0.4%和0.5%。

 

深圳是首个出台二手房指导价的城市,交易市场上有的二手房已经跌回2019年的价格;广州二手房价格连涨16个月后也迎来首次止涨。

 

广州是一线城市中唯一新房和二手房售价环比下降的城市。  

 

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8月环比持平,9月下降0.1%;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相较于8月,9月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了下跌的行列,二手房市场降温最为明显。

 

在新房方面,有36个城市房价下跌,而8月份,只有20个城市房价下跌。而二手房方面,有52个城市房价下跌,比8月份多了18个下跌的城市。

 

从房价上涨城市数量看,9月二手房只有17个上涨,新房只有27个上涨。

 

统计过往数据明显看出,6月份过后,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开始猛增。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这是2015年以来,二手房房价数据第一次出现52个城市下调的现象,全国楼市房价拐点已经明显出现。

 

严跃进认为,二手房降温先于新房市场,后续二手房市场降温趋势会更加明确。“近期部分房东还是咬住价格或者干脆不卖,估计后续市场运行过程中,各类降价现象还会有所增加。”

 

下跌已经成为了主流,可初步判断全国房价“普降”基本形成

 

信贷收紧是市场降温主因

 

“上半年信贷相对宽裕,但三季度出现了放款难,特别是热点楼市城市,包括华东、华南,楼市房贷排队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楼市成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地产信贷收紧是出现市场全面速冻的最大原因。

 

2021年1月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实施《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后,各地二手房房贷的“严控和收紧”。

 

文件中提出:中资大型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年度占比上限不得超过40%,个人住房贷款年度占比上限不超32.5%。

 

这样一来,上半年房贷就疯狂“抢额度”,而下半年进入到7月份后,各地房贷额度就明显不足了,多个城市的房贷全面收紧。

 

以下数据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2020年前三季度房贷(居民户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加4.6万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房贷同比增加4.72万亿元。

 

即前三季度房贷仅同比增加1200亿,但是今年上半年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加了6300亿。可见,三季度房贷同比减少5100亿元。

 

房贷全面收紧,放款普遍都在3个月以上,部分城市甚至需要6个月以上,导致全国楼市二手房交易接近停滞,上海、深圳、北京二手房交易都已经跌至历史低点。

 

10月20日,在北京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

 

“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好少数大型企业违约风险。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这给房地产释放了一个重要又温暖的信号。

 

可以理解为,中国针对房企的金融信贷政策在未来会“逐渐松绑”,对二手房房贷额度也会明显放松。

 

​你考虑买房了吗?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