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作者:匿名    来源:《中国金融》2022年第3期    发布:2022-02-10 09:24:06    浏览:1828

51金融圈

202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疫苗接种进展积极与发达经济体宽松的财政政策推动下强劲增长,风险资产和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涨,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美元指数出现震荡。2021年下半年,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导致疫情再度蔓延,全球供应链出现严重瓶颈,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通胀压力上升,呈现“类滞胀”走势。多家央行发出货币政策紧缩信号,美债收益率区间波动,美股波动加大,美元小幅升值。展望2022年,预计全球经济将持续趋于正常化,通胀高位回落但内生风险上升,欧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金融市场将面临一定调整风险。


2021年全球经济走势前高后低,呈现“类滞胀”特征


全球疫情震荡反复。2021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主要经济体社交隔离政策下有所缓和,但随着经济重启,疫情在3月、7月、11月再次暴发。截至12月31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超过2.8亿人。当前,传染性更强的奥密克戎毒株推动全球新增确诊大幅上升,预计短期内仍将进一步恶化。(金融行业


2021年初,在疫苗接种进展积极和财政刺激推动下,全球经济出现强劲增长,后因疫情复燃以及供应链瓶颈拖累,增速边际回落。2021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疫苗接种大规模铺开,经济普遍重启,叠加美国1.9万亿美元新救助和欧洲、日本财政救助接续的提振,各国经济强劲复苏。进入第二季度以后,前期经济重启和财政刺激的提振效应逐渐消退,而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疫情轮番扩散,芯片短缺、港口拥堵等供应链瓶颈与能源短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增长动能高位放缓。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从7月高点的109万降至12月的20万,创年内最低增幅;12月真实零售环比增速降至-2.5%,为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欧元区综合PMI由7月高点的60.2降至12月的53.4。日本综合PMI 8月一度降至45.5,后因疫情缓和以及汽车产量上升拉动重回50荣枯线以上。


全球经济呈现“类滞胀”特征。2021年上半年疫情导致供需错配,下半年供应链瓶颈、劳动力不足和能源短缺问题进一步突显,通胀上行压力和持续时间均超出市场预期。美国CPI已连续8个月超过5%,12月更是升至7.0%,为近40年以来最高。在能源价格暴涨和供给短缺推动下,欧元区12月CPI升至5.0%,为本世纪以来最高水平(见图1)。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立场逐渐转向,财政政策维持宽松。在货币政策方面,2021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央行维持宽松立场,下半年因通胀压力加剧陆续转向收紧。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均已宣布缩减购债计划;日本央行因复苏慢于美欧,货币政策维持宽松,但在收益率曲线控制框架下已择机削减资产购买规模。2021年末多家央行开启加息进程:英国央行加息15个基点至0.25%;挪威央行和新西兰央行均加息2次共50个基点,分别至0.5%和0.75%。在财政政策方面,美国于2021年3月出台了规模为1.9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11月进一步通过了总额约1万亿美元(其中新增支出约5500亿美元)的两党基建法案,全年新增刺激规模超过GDP的11%。欧盟、日本也分别追加了规模相当于GDP 2.5%和4%的财政刺激资金。


2021年,全球资本持续流入新兴市场。面对全球经济整体稳步复苏,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总体维持宽松,财政救助与刺激政策退出步伐缓慢,资本持续流向新兴市场。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9日,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年内累计净流入332亿美元,股票基金累计净流入1119亿美元(见图2)。而与各国国际收支口径一致的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兴市场债券市场年内累计流入3115亿美元,股票市场累计流入691亿美元。


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202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强劲,美债收益率、美股上涨,美元指数走势震荡。6月份之后,市场影响因素开始复杂化:德尔塔毒株疫情蔓延,供应链持续紧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而通胀上升,货币政策转向。在此背景下,美债收益率呈区间震荡,美股波动上涨,美元显著走强。


市场持续评估疫情、通胀和政策前景,美债收益率呈现M型走势。2021年上半年,在经济复苏和再通胀预期带动下,美债收益率升至1.75%的年内高位。但第二、第三季度随着德尔塔毒株疫情全球扩散,美国经济动能高位回落,美债收益率于8月初降至1.17%年内低点。此后通胀率走高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一度驱动美债收益率上升,但奥密克戎毒株疫情再度导致收益率回落。截至12月31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1.51%,较2020年末上升60个基点。


美股屡创新高但波动加剧,新兴市场股票、中概股和港股承压。2021年上半年,尽管美股估值受到美债收益率上升压制,但强劲的盈利增长驱动股市持续上涨。进入下半年,在疫情和货币政策收紧预期的共同作用下,美股波动性大幅上升。在多轮疫情冲击下,新兴经济体股市普遍表现偏弱。中概股和港股受监管政策密集出台的影响出现较大跌幅。截至12月31日,美国标普500指数较2021年初上涨26.9%至4766.18点,MSCI新兴市场指数则较年初下跌4.6%,中概股纳斯达克金龙指数和港股同期分别下跌42.7%、14.0%。


美元走强,人民币小幅升值。美国增长与通胀普遍高于非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幅度更大,带动美元汇率走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美元指数较年初上行6.4%至95.7。受中国出口维持高位、本币债券加入全球债券指数等利好因素推动,人民币持续吸引跨境资金流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内分别小幅升值2.7%、2.3%至6.3561、6.3570。


国际油价震荡上行,近期高位回落。由欧佩克国家与俄罗斯、墨西哥等主要产油国组成的维也纳联盟达成相对克制的增产协议,叠加经济重启后石油需求回暖,2021年国际油价震荡上行。第四季度,寒冷天气及油替代发电预期提振石油需求前景,推动油价一度突破80美元/桶;其后因奥密克戎毒株疫情引发需求放缓担忧,国际油价小幅下跌。截至12月31日,WTI原油价格较2020年末上涨55%至75.21美元/桶。(金融行业人才


2022年全球经济展望


当前,全球经济对疫情的适应能力已显著增强,经济走势将逐渐趋于正常化。预计2022年主要国家居民与企业部门需求维持强劲,经济正常化将进一步推进。一方面,2022年全球已获监管批准的疫苗产能将达到231亿剂,接近2021年的3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全球疫苗接种率和抗疫效果。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研发也取得积极进展,为治疗病毒患者带来了曙光,有助于降低重症率并减轻医疗系统负担。随着全球经济对疫情的适应能力增强,疫情影响预计将走弱。另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支持力度虽有所减弱,但居民部门超额储蓄充裕,企业投资意愿处于高位,且旅游、餐饮等密接行业与汽车等供给受限行业均有回补空间,预计2022年全球需求仍将维持强劲,随着产能扩张和供应链的逐步恢复,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


供给瓶颈缓解将带动通胀高位回落,但回落速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当前全球汽车芯片短缺与港口拥堵均出现一定改善迹象,普遍预计供给瓶颈将在2022年有所缓解。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也有望将在冬季后需求回落与供给扩张的再平衡之下高位回调。考虑到全球通胀在2021年基数较高,预计2022年将有所下行,但下行速度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供应链瓶颈缓解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国的工资、房租均面临较大上涨压力,居民和企业部门的短期通胀预期升至近年来高点,内生通胀风险仍然不容忽视。


2022年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但财政政策仍将继续支持经济复苏。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于2021年11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12月份的缩减规模由每月150亿美元翻倍至300亿美元,预计2022年3月即可完全结束购债。美联储还上调了2022~2023年政策利率中位预期,目前预计2022年、2023年各加息3次。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亦将放慢购债速度,总购债量将降至2021年的一半左右。日本因经济复苏滞后、通缩压力大,其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在财政政策方面,美国众议院于2021年11月通过了总统拜登提出的总额达1.75万亿美元“重建美好未来”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由于民主党内少数温和派参议员反对,法案涉及的资金规模较此前的3.5万亿美元明显缩水。即便如此,该法案最终能否得到参议院通过目前尚存变数。欧元区2022年财政支出由对居民和企业的救助转变为“欧盟复苏基金”(Next Generation EU)主导的公共投资,欧盟的赤字率也由此下降约1.6个百分点。相对欧美而言,日本经济复苏较为迟缓。为改变落后状态,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于2021年11月推出新一轮财政刺激,预计将提振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金融》2022年第3期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