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关于上外贸的金融专业就业情况
二、几类常见的职业方向
一)四大会计事务所。
作为target school,学校每年都在往四大所输送大批应届生。四大喜欢我校学生吃苦耐劳英语好,我校学生喜欢四大平台大学得多,大家互利共赢。四大所本身非常缺人,缺到什么地步——我春招时投了毕马威,但是他们发来网测链接时我已经接到别的offer了,就没有理睬。结果过了网测deadline之后,他们又发了一遍邀请,把deadline再往后延了几天。这种操作真让我目瞪口呆。
四大所的优势是:1)薪水确实OK ;2)平台大,覆盖面广,如果想要做大企业的财务却一时没有找到合宜的,可以先从这里进场寻找机会;3)有上升的空间,或者说,有让你努力的方向;4)人事制度相对比较自由。
四大所的劣势是:1)审计和咨询的压力,对于题主这样的求安稳的,可能不是很好的选择;2)你不知道你会进什么样的组,也就不知道会受什么样的苦。一切是未知的。
进四大需要什么?
1.英语达到及格线。如果以上外贸为衡量标准的话,那基本做到学校的平均水平就可以了。注意,网申的时候需要填写英语成绩,如果四六级分数不够漂亮,那刷出托福雅思的分是可以弥补的,但是后者比四六级贵,要有所取舍。
2.最好有实习。四大所的官网、微博和公众号会有寒暑假的programme,留意一下,如果做得好,可能大三就敲定了。
3.有一些财务方面的证书会更有说服力。但是对财务知识的要求并不特别高,毕竟有很多外语系、理工科专业的同学也能入职。
二)银行。
本专业学生进银行一般分成类岗位,一种是“主外”的,比如柜员、客户经理、半泽直树(?);还有一种是“主内”的,就是银行作为一个企业所设的岗位,比如财务、法务等等。我不知道是否有专业的名称称呼这两类岗位,如果有麻烦留言或私信我。另外,这里不考虑技术类的岗位,因为我们讨论的是本科金融生。
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家庭背景在银行职位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然而,我认为这个话题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它不擅长社交活动。确切地说,它缺乏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因为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所以我经常不得不在工作中与银行打交道。经理给我的感觉是夹在顾客和领导之间,在任何时候都能很好地沟通和处理紧急情况。此外,我们应该能够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这种时候,一方面,我认为他们在努力工作;另一方面,我钦佩他们解决危机的能力。如果你是你自己,你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这样的职位可能不适合这个主题。
银行进入的渠道主要是1)应届生求职网,这里包括了内外两种;2)学校的群里也会经常有资源发布。
而另一种“主内”的工作,实质上和企业没有什么特别的大的区别。我放在下面财务这一类去说。
三)关于企业财务。
由于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行业,题主也把它列在首位,所以我想说得详细一点。
题主用了“转行”这个词,我不太同意。金融和财务的英语都叫Finance,金融里就有一支叫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金融财务不分家。事实上,如果在招聘网站上多逛逛,就会发现大多数招聘要求都是“财务管理、xx、xx及相关专业”,金融学一般就在那两个xx里,如果没有,后面不还是有“及相关专业”嘛?所以说,金融学的学生去做财务,只能说财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没有转行这一说。
企业财务涉及的面非常广,什么样的都有。很多大企业会细分,比如分为AR、AP、GL……;也有企业不会分那么细。前一种企业的好处就是分工精细,效率高,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企业规章制度成熟、完善。后一种企业的好处是面面俱到,你能学到很多东西,负责的工作越多,锻炼到的也就越多。
先说一下求职时要注意的东西:
第一是企业本身的平台。如上文所说,企业未必是越大越好,因为大企业的分工会很精细,每个人像流水线一样负责一小块东西,想要发展起来反而会难;但另一方面,大企业的平台会更大,可以发展的空间也多,而且名气响,跳槽时简历上加分更多。所以企业平台是要综合来考虑的。有人会问:那怎么知道企业内部是怎么样的?有两种方式:1)多问问你的学姐学长们,了解经验。2)多去实习,了解不同公司的内部文化。如果这两者都还不够,那我建议你优先考虑大公司,大企业的制度完善,起码吃不了亏。
第二是关于外企、国企和民营。民营我不了解,但前两者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们经历得比较多了。外企相对自由是真的,但外企的裁员故事我也听了不少,身边还有个朋友连着中枪两次,两次都是500强。我不能说外企就一定经常裁员,但是投简历的时候多留一份心,综合考虑下行业和名声。至于国企,知乎上风气真的不好,一群人就看过一两家国企,就扣上国企就是图安逸、没发展、领导空降这种帽子,我劝大家投简历时不要主观代入,不妨先去面试看看企业环境,互相了解一下再做定论,别不小心错过了隐藏的大牛。你问我怎么知道?我就是国企的。
如果想走财务这条路,在大学阶段你可以做这些:
1.专业知识。一方面是学校成绩,另一方面是证书。考虑到CPA在校生不能考,而会计从业资格证又取消了,我建议可以先考初级会计,然后有这个条件的同学可以撸一下CFA。大学的时间比较充裕,趁此机会多准备一点,不要给你未来的职场生涯增加压力。
2.多做财务实习。如上所述,虽然实习不一定让你接触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各种权限也不会对你放开(比如SAP),但是它能给你提供了解企业的机会,获取人脉和信息,并在简历上增加一点干货。
3.托福雅思对外企,入党对国企,都是buff。但都不是必需品。核心还是你的专业能力。
4.请一定要把你的Excel练练好。如果你要上战场,它就是武器。甚至有的时候能决定你几点下班。
三、我入职的一点感想
在过去两年中,我经历最多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在这方面,我的领导和同事给了我很多帮助,这也是我自己。与一些仍在学习而没有进入职场的朋友相比,我深深感受到了不同的地方。有人建议,每个仍在象牙塔里的人,从现在开始,努力放弃对意识形态的研究,而专注于实际工作。智虎的一个非常糟糕的地方是它过于强调方法和如何最好地做到这一点。当我打开智虎的时候,每天都有人问:“富有的经历是什么”、“你的面子有多重要”、“天赋和努力哪个更重要?”我几乎毫不留情地掩盖了这种问题。毕竟,如果你知道了,你能做什么?如果我们得出结论呢?
实际上,大学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阶段,这个过程中,多注意培养自己实干的能力,把注意力从“哪个因素更重要”转移到“我该怎么做好这件事”上,把一件又一件事干好,干漂亮。这一点很重要,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