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猝死、神经衰弱……每周工作100+小时,为什么还要进投行?

作者:匿名    来源:未知    发布:2020-07-27 17:54:56    浏览:2278

51金融圈

 

编辑 搜图

 

金融职业平台

作为一名投行顾问,你简直难以想像我的生活。我现在的同事听到我在并购时的睡眠时间只有不到几小时,总会非常震惊。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到晚上11点才离开公司。

 

日常羡慕华尔街Banker们光鲜的外表?

投行各部门工作的真实日常你能想象到么?

 

编辑 搜图

 

慕华尔街Banker

 

投行人发文自嘲

大家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实在有些心酸:

 

清晨早起的是投行狗和扫大街的

半夜晚睡的是投行狗和夜总会的

 

担惊受怕的是投行狗和作奸犯科的

无法按时吃饭的是投行狗和街头流浪的

 

随叫随到的是投行狗和收快递的

加班不补休的是投行狗和卖烧烤的

周末节假不休息的是投行狗和卖服装的

 

不能说错话的是投行狗和播音主持的

工作不能出差错的是投行狗和做手术的

接受各种评估检查的是投行狗和怀孕的

……

 

虽然段子有些夸张

但也确实是投行人高强度工作的写照

投行人的真实日常,你能承担吗?

编辑 搜图

 

IPO

01

投行前台工作120h/周,真实吗?

 

几十年来,华尔街的公司和初级员工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年轻的分析师愿意每天工作15小时,放弃一切正常的生活,以换取高薪工作和不菲的收入。

 

曾经读过一篇写投行人的Typical Day的文章,其中是这样描绘的:

 

来源:@谣传

 

- 忙碌的上午 -

 

早上6点半起床,健身。8点左右,在家看了当天报纸,去公司上班。

 

8点半左右,到了公司。项目A来回30多封邮件,来自客户以及买方财务顾问。

 

9点项目B电话会。9点半还在项目B的电话会上,项目A的客户也打电话来,让我发给买方顾问一些资料。

 

10点项目B的电话会结束,整理笔记,还没写完,就接到项目A的MD邮件,只有一个标题:call me ASAP。电话过去,要做一个ability to pay和accretion/dilution analysis, 越快越好。

 

11点左右,又是数封未读邮件,项目A,B,C的事情都有。捡紧急的先看了一下,然后看到来自项目B行业组VP的5个未接电话。

 

11点10分,接到秘书电话说第二天的项目B不能全天用同一个会议室了,我让ta帮我协调下。

 

11点半,项目B的客户发邮件过来,说能不能做个LBO model,他们想看看回报率。还没和项目B analyst交待好LBO模型的假设,项目B的MD就发邮件说,希望4点之前能做好打印给他。这个时候又一个电话会,项目B某买家对保密协议有问题,要求和客户律师电话会。

 

11点57分,挂掉电话,看到项目A的MD又发邮件,给了一些关键假设的想法。

 

起来去接了杯水,回来又看到3个来自项目B行业组VP的未接电话。决定先不回,先去楼下餐厅买个午餐和咖啡。

 

编辑 搜图

 

休息

 

- 午饭过后 -

12点15分,回到桌前。看到项目C的律师发来购买协议草稿,60页左右。

12点30分,打电话给秘书问会议室的情况,继续回上午没来得及回的邮件。

1点30分,项目A和B同时有电话会。我决定参加项目B的,是讨论电子数据库的。这周我们就会开放电子数据库。是个M&A组的活,我要主持这个会。

2点,项目B的analyst做好LBO分析发来。

2点15分,心里放心不下项目A,去看了下项目A analyst的进度,他做好了自己在检查。

2点40分,秘书打电话给我,说会议室搞定了,帮我找了一间又大又可以用一天的。终于舒了一口气。然后确定我们还需要早餐,零食,午饭,下午茶,咖啡等等。我经常觉得我就是个高级秘书。

3点,项目A的MD打电话给我,问分析做的怎么样了,能不能1个小时内发给他。我又去问项目A的analyst,他还需要一点时间。

3点15分,我还在思考这个LBO的假设。项目B的MD走到我桌前,说4点前打印这个LBO分析给他。于是让项目B的analyst改了几个假设,然后打印给项目B的MD。

3点半,项目A的analyst终于做好了。项目A的MD又打给电话给我,我赶紧集中精力看这个分析。

这天忙的我脑子都有点乱,于是强迫自己冷静了几分钟,开始看一些关键的数据和假设。

 

项目A的MD又打电话给我们,我觉得他大概觉得我们慢爆了。项目A的analyst也坐在我旁边,我们一起看。

 

5点半,项目B的MD开始问LBO模型的一些关键假设。这个时候项目B行业组的VP又打电话给我,我终于接了。问题都是第二天的会议安排相关的。感觉心好累。

6点,项目A的analyst发给了MD。然后过来问我有关第二天董事会会议的材料。我说还是按我们一贯的格式写。

6点半,项目B的VP又打电话给我,我决定不接这个电话,直接上楼推门进了他办公室。过了一遍第二天的安排。下楼后项目B的analyst根据MD的反馈改好了LBO,发给了客户B。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晚饭过后 -

7点seamless,一点胃口都没有。点了和昨天一样的,事实上我过去一周每天吃的都一样,因为懒得去想吃什么了。去楼下散了个步,又买了一杯咖啡。

7点半,看今天的未接电话,发现好几个是项目A的买方顾问,赶紧回了电话。

8点,项目B的行业VP来找我,拉上我analyst说,第二天我们要早上8点前到迎接项目B的CEO,把他带到会议室安排好。

8点10分,项目C的邮件,是对方律师在问一些尽职调查的问题。

8点15分,看第二天项目B的安排,发现一个公司还没签保密协议。立马打电话给律师,说今晚一定要签。然后拉上他打电话给买家律师,挂掉电话马上追了一封邮件。

8点半,项目B客户对LBO给了comments,小调整。

9点半,项目A的analyst写好董事会报告了,发给项目A的MD,然后再发给公司外部律师审阅。

10点,买家律师还没有回复,我又打过去。买家律师承诺我第二天一早就给我。我说我今晚一定要。买家律师估计心里骂了我无数遍bitch。

10点半,项目C的电话会,早上的购买协议我还没看,所以不太能懂他们在讲的交易架构。不过这个电话不需要我说话,我一边听一边做别的事情。

10点45分,突然意识到第二天的参会投资人介绍还没写,于是自己动手写。

11点10分,写好了投资人的介绍,发给打印中心。收到买家律师的签署好的保密协议。

11点半,项目B的VP又打电话给我,我知道是要我们发一个买家状态的更新。analyst太忙,我要自己做。

 

这个analyst已经连续一个月每天凌晨4点回家了。上周末,从周六早上11点到周日早上8点他一直在做模型。然后和客户周日早上8点电话会上他直接睡着了。这个时候项目A的外部律师发来给董事会文件的评论,项目A的analyst改好后发给项目A的管理层。

 

12点45分,项目A的买家顾问又给我打电话,他们对一个文件理解有问题,看来我们需要帮他们做点分析发过去。去找项目A的analyst,这周我们还在做fairness opinion,他也很忙。

 

1点我还在做买家更新,今天的邮件太多,一封一封看,不敢漏掉什么更新。

 

凌晨1点半,我终于把买家状态更新发出去了。项目B的analyst还没忙完,我和他说第二天再做,因为早上我们要早起。走之前去找项目A的analyst,他过去一周都是凌晨5点回家的,这天也不例外。我和项目B的analyst一起下了楼,打车回家。嘱咐他第二天不要迟到。

 

提前下了出租车,决定走一小段路回家,纽约夜里还是有点冷。都说投行有steep learning curve,仔细想想,也并没有。更多的是日常的琐碎,磨得是性子和耐心。

 

突然想起来最近和健身教练抱怨,现在再也没有肌肉酸痛的感觉了,总特别怀念之前锻炼完大腿要酸几天的感觉。教练说,强度大概要提高了,每次感觉肌肉要撕裂的时候,才是增长肌肉的时候。

 

编辑 搜图

 

性子和耐心

 

看到了吗?他们的日常可以说是按分钟计算。一直觉得没有时间是个借口,这个世界上谁有足够的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不够用,尤其是投行Banker……

 

华尔街哪间投行的工作时间最长?

编辑 搜图

 

投行工作时间

 

2013年8月的一天,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伦敦分行的一名实习生被发现死于家中。他的死引起了人们对于年轻的华尔街人超时超量工作的关注。多数大型美国投行都已经采取措施,降低初级雇员的工作时长。

 

高盛

“保护”年轻银行家们的周末,包括实习生和初级职员在内,阻止他们周末还在公司加班。工作日的午夜12点到凌晨7点,年轻员工们被建议“休息”。

 

花旗银行、瑞士信贷

承诺年轻职员们每个月将有2个周末受到“加班保护”,他们将不必来到办公室听电话或处理邮件。

 

美银

建议实习生一个月必须有至少四天的周末休息,而在工作日他们也不再被要求加班到深夜乃至凌晨。

 

摩根大通

承诺每个月有一个周末不加班

总之不管投行的高管如何想树立work-life balance的形象,想要在世界上最聪明的、最顶尖的人群中脱颖而出,投行人都需要付出沉重的生活代价,做一只“华尔街的狼”。

 

02

压力这么大,

为什么挤破脑袋进投行?

 

即使如前文中所提到的那样,投行的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但是挤破头要进入投行的年轻人仍然不在少数。以高盛为例,90%收到高盛Offer的人都会选择接受有很多员工也认为,高盛是最适宜工作的公司之一。为什么?认为,这跟它出了名的高工资有很大关系。

 

投行工资究竟有多高?

 

大家都知道,投资银行是个高薪资高回报的行业。在美国人均收入不到4万美元的时候,高盛人年均薪酬就超过了70万美元。高盛、摩根斯坦利等投行每年往往净收入的大约一半都用在了员工薪酬上……

 

即便在国内,进入投行,也意味着起薪就能达到几十万。这对于打工者来说,收入简直在金字塔的顶端,难怪大家都对金融行业趋之若鹜。

 

《亲密敌人》中曾经对投行的高工资有一个略微夸张的表述:"我们这种人就不值得同情,工作三四年,年薪几百万,住的都是五星酒店,坐的永远是商务舱,我们就不应该睡觉!"

 

看完这张图,你可能瞬间就明白,为什么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人民那么憎恨银行家了。

 

但是,金融人热爱投行并不只是因为久负盛名的天价薪酬。

 

除了高工资外,他们最注重的是能够有机会与一群超级精英共事,而扁平、共识驱动的合作文化更是锦上添花。正如高盛的CEO劳尔德·贝兰克梵说:“你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我们这里一定是由聪明的人、有趣的人和对世界好奇的人所组成的最强组合。”

 

没有人会认为在这里工作是轻松的。但高盛人表示,积极的一面让这一切都变得值得。因为在投行工作的经历让他们变成更优秀的自己

 

投行并不是所有岗位都加班不停

 

综合性投行的重要组成:

 

IBD

 

是应届生最想去的部门,最传统的投行部门。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帮助客户融资(Excel和PPT)。渠道有三个:发股、发债和兼并收购。投行赚钱的方式是收取帮助客户融资的佣金,一般按照融资规模乘以一个百分率来收取。IBD的人要求是非常Social和有Leadership。

工作时间:早上6点半 - 8点到凌晨(不同的职位工作时间不一样)

升职道路:Analyst(2-3年)- Associate(2-3年) - VP(若干年)- ED(0-若干年,有的投行没有ED这个职位)- MD;一般做3年Analyst的很多人选择读MBA去了,跳出IBD的人大部分的去向都是VC/PE Fund。



Sales&Trading

简称S&T,是做交易经纪业务的,也就是focus在二级市场(Equity Capital Market)的。客户一般是机构投资者,通过收取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的佣金来赚钱。自己炒过股的都知道,券商除了代收印花税之外,还会收一个交易费。

工作时间:早上7点到下午7-8点(外资),早上8点半到下午6点(本土)。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开早会的时间,外资一般7点开早会,6点45左右就要到办公室了。

升职道路大概和IBD差不多。跳出S&T的一般都是买方Fund、Hedge Fund居多。

 

Research

研究部做的事情基本就是一项增值服务,通过发布研究报告,来帮助客户(机构投资者)进行决策。赚钱模式没有。因为这边是个纯支出没有收入的部门。去Research的人一般是要能写一些东西和做一些模型。

工作时间:同S&T,因为要一起开早会。

升职道路:Research Assistant(有的投行没有这个职位)- Research Associate(对应IBD的Analyst Level)- Research Analyst,离开Research的人基本都是往买方Fund跳,有跳PE的,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跳Hedge Fund做投资研究了。

 

Private Banking

这个私人银行不是普通的商业银行的对私业务,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订制一些投资产品的组合来替富人理财和保证他们的财产不缩水的。投行的私人银行的门槛远远高于商业银行,一般都是百万级以上的。赚钱模式是向客户收取管理费。去Private Banking的人一般最好自己能拉来一些客户,比如X二代,如果不能的话,那就极其成熟和有魅力,这样才能让那些有钱人愿意和你交流。

工作时间:标准白领工作时间
 

03

顶级投行的门槛究竟有多高?

 

每年暑假,摩根士丹利暑期项目提供的分析师和助理岗位都会收到大约90,000份申请,但录取率不到2%;高盛的录取率同样低得可怜,录取率2.06%。相比之下,哈佛5.9%的录取率已经算很高了。

 

从 硬件条件 看,他们一般是:

 

 

  • 名校毕业,背景优良,美国名校参见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国内名校基本只看清北复交,最好是理工本科+金融硕士;

  • 通过CPA,CFA,ACCA或各种司法考试;

  • 拥有丰富的投行实习经历,律师事务所经验,会计师事务所经历等;

  • 好到爆的英语能力,托福110以上。

 

 

再看看 软性标配 

 

 

  • 天生的领导力,看着就像一个成功人士;

  • 即使面对大人物,也可以自信得体;

  • 善于从新角度/多角度分析问题;

  • 出色的销售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 背景很深,可能是政府部门高层或上市公司高管的亲属;

  • 善于给未来做计划和分析风险。

 

 

来源:网络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