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明年财政赤字率或提到3%

作者:匿名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2015-12-22 11:03:57    浏览:2126

51金融圈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宏观政策要稳,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

明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将主要体现在减税和提高财政赤字率。赤字率提高可以增加财政支出,财政部可以增发专项国债和特别国债,提高地方债发行额度,同时也为减税提供空间。

财赤率提高是阶段性

而不是长期性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此次对更有力度积极财政政策表述很清晰,一个方面是提出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明年赤字率会在2015年基础上有一定的上升。会议同时强调,赤字率提高是阶段性,而不是长期性。第二个方面,会议也明确了增加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可以预期明年企业减税力度不会低于2015年。财政赤字在方向和结构上与往年不一样,下一步则关注明年政府到底采用哪些减税手段。

所谓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即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2015年全国财政赤字16200亿元,比2014年增加2700亿元,中央和地方财政赤字规模都有所增加。赤字占GDP的比重约2.3%,比2014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今年11月,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一次论坛上公开对3%赤字率红线的科学合理性提出质疑,认为这一红线应该在实践中调整,引发市场对中国财政政策继续扩张的猜想。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明确明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将阶段性提高赤字率。

近日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公开表示,中国的赤字提升有一定空间,但空间有限。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曾对本报表示,2016年赤字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债务可持续前提下,提至3%也未尝不可。

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政府加大减税力度,这使得增速下滑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更加“雪上加霜”。

根据辽宁省财政厅数据,前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31.7%。收入下滑的一大原因正是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等政策性因素,相应减少了财政收入。近期财政部财科所对地方财政经济调研发现,地方财政收入下滑明显,其中山西近三分之二的县市财政收入为负增长,有些县市甚至发不出公务员工资。

置换债券额度有望再扩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2009年起我国一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定调2015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基础上,首次提出“要有力度”。而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再次强调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

连续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施更有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经济面对较大的下行压力下,意在发挥积极财政托底经济的作用,以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中央已经明确提出2016年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打出一套“组合拳”。

根据财税改革进程,2016年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或许将覆盖建筑业、房地产业、生活性服务业和金融业最后四大行业。营改增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重复征税,目前一年减税规模约为2000亿元,是当前结构性减税最大的一项举措。随着营改增扩围到最后四个行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估算减税规模会进一步扩大4000亿~5000亿元。

财政部从今年10月1日起,适当调整了现行的工伤保险费率,减轻企业负担。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今年12月撰文称,要“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为补充保险留出发展空间”。

除了减税降费外,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还将体现在继续盘活和统筹使用财政存量资金。

今年9月份,财政部初步统计已收回中央部门及单位财政存量资金131亿元,地方收回同级各部门及单位2438亿元。

明年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下称“置换债券”)的额度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今年财政部将地方存量债务分类纳入预算,转为余额管理,对今年到期还本部分发行债券进行置换,已下达3.2万亿元置换指标,为地方腾出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创造条件。根据财政部测算,1万亿置换债券可以减轻地方利息负担400亿~500亿元。

此外,明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也在积极推进。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近日公开表示,财政部初步统计,全国各地公布推荐的PPP项目有6650个,计划总投资额8.7万亿元,涵盖了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城市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

PPP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公共服务领域,既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又有利于减轻当期财政支出压力,平滑年度间财政支出波动,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