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职场人为何离职?企业文化、加班文化都是影响因素

作者:匿名    来源:安徽网    发布:2021-09-28 10:45:46    浏览:2091

51金融圈

近段时间,“酒桌文化”、“取消996”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女性权益受损等现象引发公众对企业文化的思考,很多企业被诟病“企业文化出了问题”。智联招聘自2005年开始举办最佳雇主活动,持续跟踪企业雇主品牌的发展趋势,关注企业文化的变迁。2021年9月,智联招聘发布《职场人企业文化认知调研报告》,呈现当代职场人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情况,揭示职场人面对的“企业文化问题”。调研报告显示,9成以上职场人在求职时,会将“企业文化”作为考虑因素;“加班文化”、“官僚主义”、“全天待命” 是影响员工因企业文化而离职或放弃入职的主要原因。

 

近半数职场人会因不认同企业文化考虑离职或放弃入职

 

由于企业文化对工作体验等有较大影响,在求职时,91.9%的受访者会将企业文化作为考虑因素,38.4%的职场人表示将其作为重点考虑因素。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更高。其中,96.1%的中层管理人员、94.0%的高层管理人员求职时会考虑企业文化,而基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比例是93.2%、89.5%。

 

企业文化不仅影响求职,对于职场稳定性也有较大影响,48.5%的职场人会因不认同企业文化而考虑离职或放弃入职,高于“视情况而定”的42.2%,选择“不会”的受访者仅占9.1%。

 

谈及因企业文化而离职或放弃入职的原因,35.4%的受访者选择“加班文化”,其次是“官僚主义”、“全天待命”,分别占比29.9%和27.9%。此外,“全员营销”、“职场冷漠”、“拍马屁盛行”、“鸡血文化”也是职场人离开的重要原因。而因为“用人歧视”、“感恩文化”等离职或放弃入职的占比较低,均不足10%。

 

在因为加班文化而离职的人群中,不同行业的职场人曾经实际有因加班离职的占比不同。从行业来看,47.6%的交通/运输从业者有因为“加班文化”离职或放弃入职的经历,其次是金融业,占比41.6%。

 

“内卷严重、工作强度大”给职场人带来不愉快的工作经历

 

不良企业文化会为职场人带来不愉快的工作经历。“内卷严重、工作强度大”排在首位。42.2%的职场人表示所在企业“内卷严重”,31.0%和30.1%的职场人分别在工作中有过“惟领导命令是从”、“存在裙带关系”的不快经历。这些现象在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更为明显,52.1%的交通/运输行业从业者表示所在企业“内卷严重”,37.4%表示“存在裙带关系”。传统行业劳动强度大、层级关系森严,更容易出现上述现象。

 

针对近期备受社会关注的“酒桌文化”、“团建谈论个人隐私”等现象,有过此类经历的职场人占比在10%以内,这些社会热点话题并不是职场的普遍现象。四线和五线城市“酒桌文化”相对盛行,分别有9.7%、12.5%的四线和五线城市的职场人表示,陪客户唱K等“工作应酬”多,而一、二、三线城市占比分别为7.5%、8.9%、8.4%。低线城市的业务往来更依赖“熟人关系”,因此“人际关系局”更频繁。

 

女性权益保障仍待提升。关于“女性权益保障”,表示“无保障”的受访者比例达到26.4%。仅37.7%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女性与男性同工同酬,仅37.3%表示企业保障女性员工产假、哺乳假等权益。其中,47.3%的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公关/认证/外包)从业者表示公司男女同工同酬,比例高于其他行业。

 

近7成职场人愿意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年龄越小参与热情越低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68.2%的职场人表示愿意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但是只有55.1%的00后愿意参与其中,比例低于95后(61.7%)、90后(66.8%)、80后(75.0%)、70后(76.1%),年轻一代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低于职场前辈。

 

从职级上看,83.3%的高层管理人员表示“愿意”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愿意”参与的比例分别是78.7%、70.8%。高层管理人员担负着带领企业前行的重任,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更高。而员工参与热情低,或与此次调研中发现的他们的意见反馈往往不受重视相关,获得感低导致参与感低。

 

在各类企业文化活动中,交流、团建是企业组织最多的项目。50.2%的职场人表示,企业组织过“交流、团建等活动”,其次是文化培训、高层谈心、增加员工福利等。仅14.6%的职场人选择“基于公司内网等渠道的线上互动”,可见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数字化手段的利用程度还不够。

来源:安徽网​

 


如果你要找金融公司职位或者招聘金融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直接站内联系我们。51金融圈网站有百万金融人才简历和上万家金融公司合作,更有专业的猎头服务和金融薪酬报告,心动不如行动,还不赶快联系我们!
51金融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